所谓积肥,就是去路边捡拾人畜拉的屎,也包括一些可以做肥料的小动物尸体,菜叶等等。
在那个年代的村镇和县区,捡粪便可是一项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了。它就像如今我们在街上常见的清洁工人一样,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时,常常能看到有人背着一个竹筐,走街串巷,忙碌地捡拾着各种肥料。这个竹筐便是他们的“标配”,用来装载捡拾到的粪便等杂物。而那把带弹性的竹夹,则是他们的捡拾工具,方便他们夹起地上的粪便。
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无论是在狭窄的小巷里,还是在宽阔的街道上,都能看到这些人的身影。他们或是大爷大妈,或是放学后甚至失学后的孩子,每个人都背着一个背篓,双眼警惕的搜寻周围的目标,人多时慢一步就会被别人抢走了。
当他们发现地上有粪便、菜叶等可利用的东西时,便会迅速地用竹夹将其夹起,然后扔进自己的背篓里。这些被捡拾起来的“宝贝”,将会被带回家中,堆积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成为滋养土地的优质肥料。
杨鸣卿倒是松了一口气,他不想再去乡下帮李金强私人干活,那是一个无底黑洞,弄不好把自己也搭进去!这下回到钦远,虽然是叫去检粪,被人看到很没面子,但这是指挥部正式下达的指示,积肥场地也是一个公共粪池,不是哪一家私人所有,起码这样的劳动是可以做为真实劳动,能计入改造记录里面!
另一方面,指挥部还收到了县里下达的另外一项任务:修公路,李金强和刘管理现在负责这群人的使用调配,“小刘,这里又来一个任务,是去拓宽钦远和农会镇的公路,你看看怎么安排!”李金强征询这个刘管理的意见。
刘管理平时注意负责这帮人的请假和处理一些内部事宜,人员的使用基本都是李金强说了算,看到这次征求自己的意见,倒是心里有点数,说道:“我记得李华业,杨鸣卿这个劳改队,就是城区机关那部分人员去检粪去了,还有一批无业劳改人员没有参加,在外面做零工,何不把他们组织起来去修路!”
李金强点点头,说道:“对的,这群人平时要打零工糊口,开会学习等都很少参加,有点疏于对他们的管理,思想觉悟肯定不高,需要及时集中来学习,这次修路也是给这群人一个出路,因为还有报酬!”
紧接着在指挥部召集全体五类人员开会,“今天大家到齐了,我们今天有一件大事要宣布,就是把我们这个劳动改造队,按照机关和非机关人员下面再分成两个组,一组由机关人员组成,根据前期安排,继续负责检粪,二组就有非机关人员组成,这个组我要重点说明一下!”,李金强咳嗽一下,看看下面那些非机关人员,看到那些人都伸长脖子盯着他,都很想想知道要对他们宣布什么事,就再继续说道:“你们前期由于各种原因,很少参加集中学习,虽然你们很多人在外做活路来不了,但这也是不应该发生的,对你们实现觉悟的提高很不利!现在根据指示,你们二组去参加道路拓宽工程,这样集中你们做这事,既能劳动改造,晚上也能和一组一样参加学习,改造思想,还不耽误你们挣钱糊口,因为修路这事有报酬,这是指挥部给你们的一条出路!”话音刚落,下面便响起一阵掌声,这事做得确实地道,不要说这样一群人,就是普通群众,也不容易找到一个挣钱的活,一组的人互相看看,也没有羡慕,他们都有生活费,早就给了出路!
刘管理这时候站出来补充说道:“你们两个组都要服从两个队长,李华业和杨鸣卿的管理,有什么事可以通过他俩向我们反映,两个队长前一阵表现都很不错,不怕苦不怕累,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后面一组和二组的劳动,你们俩要多跑动,检查劳动情况,有事及早处理和汇报!”下面再次响起掌声,这是给两位队长的,他们无论劳动、管理还是处理内部纠纷,都让人信服!
杨鸣卿和李华业这两个队长,得到指挥部的公开表扬,顿时劲头十足,由于现在分成了修路和检粪两个组,晚上学习都不在一个地方,他俩白天有时候劳动,有时候跑去龙会修路工地检查工作,晚上又跑两个地方检查学习情况,整个身心都用在了这个队伍的工作上面,很累很充实,这样的付出让他也更多的掌握了社会上这伙人的情况和动态!为自己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就这么一天下来往往是又累又饿,晚饭都是自己解决,这天杨鸣卿在修路工地检查完劳动的情况,便往回走,准备回钦远看看检粪组那边的情况,这时候看到前面一个人好像是修路组的,也在往回走,便上去一看,有印象,大家都叫他老郭,“老郭,你去哪里?”
“是杨队长啊,我今天给李队长请假了,回城一趟!”
“哦,那一起走吧,我也回城去一组那边看看!”杨鸣卿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