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来,张婧发现养在外面的兔子不见了,而且是被人连笼子一起偷走的,张婧气得站在门口骂人,这个住宅区在农田边上,来往人多还人很杂,邻居们都说肯定是晚上过路的人,顺手牵羊一锅端走了,有人还说晚上怪不得总是听见有什么动静,还以为是老鼠!
张婧气愤的说道:“我兔子笼笼这里背阴处,外面过路的人不仔细,根本看不见,兔子又不会叫,一般人晚上也发现不了,十之八九是周边的人知道我家养了兔子,白天踩好点,晚上来偷走了!”
张婧这么生气,就是觉得是旁边村子里的农民干的,一共有七只兔子够他们打牙祭的了,杨新也是感觉很伤心,这七只兔子基本上都是他放学后,翻山越岭到处去找兔草养大的,就这样被人偷走了,心里一下空荡荡的,不过转念一想,也好,自己以后不用总牵挂着上山去割兔草了也算是一种安慰。
“张会计在家吗?”
这一天,杨新正在家门口和邻居的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来了两个陌生人,背着背篓,在敲他家的门,杨新急忙跑过去,说道:“我妈妈还没有下班,你们是做什么的?”
其中一个人说道:“我们是你妈妈找的木工师傅,来这里给你们家做家具的,约好今天啊,你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正说着,张婧走了回来,看到两个时候,急忙叫道:“你们是刘震和杨伟良两位师傅吗?”
刘震说道:“是的,是的,我们是木器社的老邱介绍来的,说你家要做家具!”
张婧看看两个人,四十多岁,一个白净,一个却是很黑,两人头上都扎着毛巾,穿着围腰,其中一个,肩上还扛着一根旱烟杆,都是典型的当地农民装扮,心里不由得犯嘀咕,心想这两个是不是木匠哟?老邱都给我介绍些什么师傅来嘛,要是不行我的说说他!
便说道:“对的,你们是老邱介绍来的吗?那老邱给你们说过了吧,我家要做一个五抽柜,你们看看,做柜子的木料都在这里了,你们看看合适不?”张婧指了指杨鸣卿扛回来的那根木材,另外加一些她在双河买的辅料。
杨伟良大概看出来张婧眼里狐疑的目光,便说道:“是的,老邱都给我们说过了,要我们拿出手艺来,把柜子给你做巴适,张会计,你放心,我们以前在木器社做过的,后来公社要我们回去,才没有做了,现在我们公社要做什么木工活,都是我们负责,手艺你就放心吧,你看看你是要打多大的家具嘛,这些做一个柜子问题不大,如果尺寸大,你这些料子可能还不够哟。”
张婧说道:“这个你们先做起走吧,尺寸你们应该知道了的吧,抽屉是一米八,柜子是一米五,不够料子看看差多少,到时候我再买。”
刘震问道:“你们家这么窄,不可能在外面做吧?”
张婧说道:“跟我来,加工的场地,在前面那一排房子里,我临时租了一间屋子,有二十多平方,你们白天做工,晚上就住那里,问题不大吧!”
两个人来到那个租的屋子看了看,用尺子测算了一下长度,估计需要安放木工器具的位置,张婧站旁边看了看,心才算稍微放下来,因为他们俩个用尺子的手法,划线时弹墨线的动作,没有做过十年的木工活,那个娴熟程度,是装不出来的。
等两位师傅确认没有问题了,杨伟良对张婧说道:
“张会计,这个地方干活路没得问题,还有就是我先说一下哈,除了工钱外,就是一天三顿饭,也是你家包了的!”
张婧点点头,说道:“这个是说好了的,你们放心吧!”
张婧交代完一些事项,余下让他俩自己准备好就可以开始了,自己便又赶回去上班,她只请了一个小时假。
回到办公室,黄人均急忙说道:“张会计,刚才红村石油局从都江那边来了一笔款,急需你做一下账,川西南那边来电话在问这笔钱,他们明天要来取。”
张婧急忙翻出今天的银行信封,果然看到这笔钱,急忙说道:“看到了,就在这里,没有问题,明天他们来就是。”
黄人均说道:“你请的木工师傅来了吗?”
张婧笑道:“还好我回去了,我刚到,就看见他们来了,开始还吓我一跳,怎么来了两个农民,我都想找老邱算账了,后来才知道他们现在在农村里干,怪不得老邱把他们介绍来了!”
黄人均不解的问道:“唉,张会计,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请人到家里给你做家具,这样好麻烦,为什么不直接交给你对门的那家木器社做,这样省心又省事!”
张婧看看对面这个出纳,说道:“老黄,你是一个人在这里工作,老婆孩子在连界那边,你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用持家,你算算账,街上的木器社包工包料,按我要求做那个柜子,和我请人来家里做,价格差好多!况且老杨他从山王买的有便宜的木料回来,这又省下了一部分,前后加起来,虽然个人累点,但是可以省下来好多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