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鸣卿闻言,也是惊的跳了起来,想当年自己也参加高考,知道竞争的激烈,当年威远支行参加的人里面,就他一人达到了录取分数线,转眼间高考这事在中华大地就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没想到现在还能看到它重新恢复,他和张婧昨晚还一直在商量,晓滨进社办工厂的事,所以就没有听新闻,他一转眼看到张江滨的床头,正放着张婧淘汰下来的那台用麻绳捆绑起来的收音机,急忙跑过去,赶快打开调到中央台的位置,听到在播其他节目,便又对张江滨说道:
“晓滨,读书是好事,不过现在你都已经长大了,已经走向社会独立生活了,你是不是应该更多的考虑一下自己的工作,考虑一下怎么能让自己以后生活的更好?你以为你还小么,天天想着读书!”
张江滨听到这话,不愿意了,生气的说道:“爸爸,以前我怎么耽误的读书,你不是不知道,我就是心有不甘,再说我还没到二十岁,还不算大,新闻里说了,所有的往届毕业生,都可以报名!”
杨鸣卿一时有点脸红,女儿看来还在为这事埋怨他,便说道:“你现在农村务农,要出去读书,队里同意吗?”
正在这时,新闻里突然传出来播音员就恢复高考的有关事宜,开始了又一次播报,张江滨急忙做了一个息声的手势,指指收音机,杨鸣卿急忙洗耳恭听。
“下面播报《人民日报》刊发的文章,《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内容,。。。”
杨鸣卿和张江滨仔细的一起听了一遍,这条新闻内容主要的要点就是
一、高等学校招生废除推荐制度,改为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
二、招生对象涵盖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及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限制放宽至30岁(对有特殊贡献者)。 ?
三、虽然已经过了常规的夏季招生时间,但是本着当年恢复当年即开始高考的原则,恢复的首次开考时间,定在本年的12月10日正式开考,请广大有意向参加考试的考生,积极备考!
听完这新闻,杨鸣卿再次被震撼到了,这个政策真的是雷厉风行啊,这么大的高考,马上恢复马上开始,一分钟也不耽误,确实是邓公的风格,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中国有希望了。
杨鸣卿这下不好说什么了,为人父母,更多的是为孩子考虑,他当然希望孩子能靠自己的本事飞出大山,但是他更担心女儿两头都落空,把一副好牌打错!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晓滨,你真的想好了吗?要不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你这两个选择后面可能面临的结果吧!分析清楚了,你再做选择!
首先,你们公社如果把厂办起来,肯定的是需要你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厂做工,所以到时候工厂一旦开始招工,你都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进厂,而且这个厂以后发展的好,待遇不会低于其他的国营大厂,其次我们再说说你去考学校,那就是要看你最终的考试成绩了,现实的情况是国家已经几十年没有高考了,因此耽误了好几代人,现在三十岁之前的年轻人都可以报考,相当于二十岁的你们这一代,要和十六岁到三十岁近十四个年份毕业的人竞争,大家都是奔着圆大学之梦去的,竞争之激烈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还好几年没有拿起这个书本了,更关键的是别人很多是读了高中的,你只读了初中,你自己想想,你考上的几率有多高?”
张江滨闻言,脸一下涨得通红,眼睛里透露出少有的倔犟,对杨鸣卿说道:“爸爸,我都考虑好了,你就不要给我泼冷水,到高考还有两个月,我会抓紧一切时间复习,考大学要考高中的课程,我没有学过,我就去报考中专,总之我今年一定要参加这次考试!”
杨鸣卿闻言,知道女儿的倔脾气上来了,不再多说,只是说道:“晓滨,其实我们都觉得读书是一条最好的出路,只是怕你踏空,以后又后悔,既然你有决心,那你就认真的准备吧,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尽管说,我和你妈妈都会支持你!”
张江滨说道:“暂时还没有,爸爸,我带你去地里摘点蔬菜带上吧,这样你从公社办完事,就可以直接从那边下山回双河了!”
大胜公社办公室,侯淳看到杨鸣卿背着一背兜蔬菜进来,一时间不知道来人是干嘛的,急忙说道:“唉,你是哪个队的?来找谁呀?”
杨鸣卿放下背兜,说道:“我来找侯书记!”
侯淳看看杨鸣卿,这才发现这人看着不像山里人,回答道:“我是侯淳,你找我吗?”
杨鸣卿急忙说道:“侯书记你好,我是双河营业所的杨鸣卿,昨天我们通过电话的,这是我的介绍信!”说着把单位的介绍信递给侯淳。
侯淳恍然大悟道:“哟,你就是杨会计呀,欢迎欢迎!我一直等着你来呀,哎哟,昨天我们谈的那个计划太好了,我们这边上下都是一致的支持,你看看后面要我们做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