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的蓝光消散时,秦雨是摔在地上的。后背磕在坚硬的水泥地上,疼得她倒抽一口冷气,手里的检测仪也“啪”地砸在旁边,屏幕亮了一下,又暗下去,只剩下边缘的红色信号灯还在微弱地闪着——这是她在古观训练时特意改装的设备,能抗空间冲击,却扛不住青羽市的异常能量压制。
她撑着地面坐起来,揉了揉后背,抬头看向四周。
眼前是青羽市第三中学的校门,铁门锈得不成样子,栏杆上的尖刺断了大半,缠绕的爬山虎早就枯萎,黑褐色的藤蔓像干枯的蛇,死死扒着铁网。校门上方的招牌“青羽市第三中学”掉了两个字,“三”和“中”歪歪扭扭地挂在上面,被风吹得“吱呀”响,剩下的“青羽市第学”几个字,颜色褪得发白,像是被雨水泡烂的纸。
灰紫色的天空压得很低,学校里的教学楼大多窗户破碎,墙面上满是涂鸦和裂痕,操场的跑道早已看不出颜色,只有中间的足球场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风一吹,草叶沙沙响,像是有人在里面走动。
秦雨捡起检测仪,按了按开机键,屏幕闪了三下,终于亮了。但上面的能量曲线乱得像一团麻,“信号格”还是红色的叉,只有右下角的“异常识别模式”在缓慢加载,进度条卡在30%,一动不动。“看来得找到能激活设备的东西。”她低声自语,把检测仪揣进外套口袋,又摸了摸随身带的笔记本——这是她用来记录异常线索的,封面上贴着一张古观的符纸,现在符纸也微微发烫,和周晨的灵能稳定符一样,在抵抗周围的异常能量。
她推开半掩的校门,铁门发出“吱呀”的惨叫,在寂静的校园里格外刺耳。走进校园后,她才发现地面上散落着不少旧课本,书页发黄发脆,有的被撕成了碎片,上面的字迹大多模糊,只有偶尔几页能看清“2014级”“高三(2)班”的字样——又是十年前,和罗飞、肖焕遇到的日期一致。
“图书馆应该在教学楼后面。”秦雨记得神棍提过,学校的异常往往集中在信息密集的地方,比如图书馆、档案室。她顺着教学楼的墙根往前走,路过一间教室时,突然听到里面传来“读书声”——不是正常的朗读,是倒着的声音,像是把录音带反着放,“吗呢好天今”“了来下读起一”,断断续续的,从破碎的窗户里飘出来。
秦雨停下脚步,透过窗户往里看。教室里的课桌椅歪歪扭扭地摆着,有的翻倒在地上,黑板上写着“三角函数公式”,字迹却都是反的,像是镜子里的字。讲台上站着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人,背对着窗户,手里拿着粉笔,在黑板上重复写着同一个公式,写了擦,擦了又写,动作机械得像个木偶——是残影人,看穿着像是老师。
秦雨没进去,她知道现在的重点是图书馆。刚要走,就看到那个女老师突然转过身,脸是青灰色的,眼睛没有瞳孔,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正死死盯着她的方向。秦雨心里一紧,立刻加快脚步,朝着教学楼后面跑去——她能感觉到,那个残影人的能量波动不强,但在陌生的环境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图书馆的外观比教学楼更破败。外墙的瓷砖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红砖,正门的玻璃门碎得只剩框架,门口堆着几摞旧书,书堆上落满了灰,有的书已经发霉,长出了绿色的霉斑。门口的门牌“图书馆”三个字,是用红色的油漆写的,油漆已经剥落,露出下面的白色底漆,看起来像是用血写的,格外渗人。
秦雨走进图书馆,一股浓重的霉味和灰尘味扑面而来,呛得她捂住鼻子。里面一片昏暗,只有几扇没碎的窗户透进一点灰紫色的光,照亮了一排排书架。书架大多是木质的,有的已经腐朽,歪歪扭扭地靠在一起,上面摆满了旧书,书脊上的字大多看不清,只有少数几本还能辨认出书名,比如《百年孤独》《红楼梦》,但这些书的摆放方向都是反的,书脊朝着里面,书页朝着外面。
更诡异的是,有的书悬浮在半空中,书页自己翻动着,翻得飞快,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有的书架时隐时现,刚才还在眼前,眨眼间就消失了,只留下一片空白的墙,过几秒又突然冒出来,位置还换了地方。
“消失的书架……”秦雨摸出笔记本,快速记下这个异常点。她的检测仪这时突然“嘀”了一声,右下角的进度条跳到了50%,屏幕上弹出一行小字:“检测到有效线索:2014年10月17日借阅记录。”
又是这个日期。秦雨心里一动,朝着图书馆的前台走去。前台的桌子是木质的,上面摆着一台老式电脑,显示器碎了,键盘上积满了灰。桌子后面有一个文件柜,柜门开着,里面堆着一摞摞的借阅登记本,封面都写着年份,从2008年到2014年,正好到2014年就断了。
她翻出2014年的借阅登记本,本子的封面已经掉了,内页发黄,有的页面被水浸湿,字迹模糊。她一页一页地翻,翻到10月17日那一页时,突然停住了——那一页上,只有一个人的借阅记录,重复了整整十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