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的作训服衣领,被李云龙那双铁钳般的大手攥得死紧,发出布料纤维濒临绷断的呻吟。
然而林凡的脸上一丝波澜也无,连眼皮都没多眨一下。
“团长,造,肯定要造。”
他的声音平静得像一口不见底的深井,瞬间就浇熄了李云龙那冲上脑门的熊熊烈火。
“但它不是你吼一嗓子,就能从地里自个儿蹦出来的。”
李云龙一愣,那股子血气被这句话硬生生顶了回去。
他娘的,理是这么个理。
可他就是急啊!
这感觉,就像一个饿了三天三夜的叫花子,面前突然摆上了一桌热气腾腾的满汉全席,谁还有心思听厨子白话这菜要怎么精雕细琢?
老子只想现在就把它吞进肚子里!
“那你小子倒是快说!到底要怎么才能把它弄出来?!”李云龙松开手,粗声粗气地吼道。
赵刚在一旁也开口了,声音里带着安抚的意味:“老李,你先别急,听林凡把话说完。咱们刚升级,就像刚盘下的新炉灶,总得先弄明白怎么生火,怎么添柴吧?”
林凡没理会两人的对话,只是抬手在身前的空气中轻轻一划。
那个悬浮的59式坦克三维模型旁,立刻弹出一个清晰的数据面板,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散发着幽蓝色的光。
【单位名称:59式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36吨】
【主要武器:100毫米线膛炮(备弹34发)】
【装甲防护:炮塔正面200mm,车体首上100mm/60°倾角(等效200mm)】
【最高时速:50公里/小时】
李云龙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看着这堆天书,脑仁都疼。
“这都写的啥玩意儿?给老子说人话!”
“意思是,”林凡指着那串数字,言简意赅,“它身上的铁皮,比小鬼子那‘豆丁坦克’的炮管子还粗。鬼子的炮打在它身上,跟挠痒痒没两样。”
“它的炮管子,能在一公里外,把鬼子的乌龟壳碉堡像戳豆腐一样戳个大窟窿。”
“它跑起来,比鬼子的卡车还快。”
林凡每说一句,李云龙的眼睛就亮一分。
张大彪和王根生几个营连长,更是听得口干舌燥,喉结上下滚动,发出“咕咚”的吞咽声。
挠痒痒?
戳豆腐?
这他娘的哪里是坦克!
这分明是一头能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的铁甲蛮牛!
张大彪忍不住凑上前,伸出粗糙的大手,想去摸一下那虚拟的炮塔,手掌却毫无阻碍地穿了过去。
他有些尴尬地缩回手,嘿嘿傻笑:“乖乖……这要是给咱整上十辆!老子就敢直接带队冲到太原城里去!”
“十辆?”李云龙斜了他一眼,咧开大嘴,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发黄的牙,“你小子就这点出息?老子要的是一个军团!一个能把整个华北都碾平的铁王八军团!”
他的话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霸道和对未来的狂热。
赵刚在一旁听得心头巨震。
铁王八军团……
几个小时前,他们还在为黑云铁矿的几百个鬼子绞尽脑汁。
而现在,李云龙的目光,已经越过太原,投向了整个华北。
这种变化,快得让人心惊,却又让人热血沸腾。
“团长,政委,再看这个。”
林凡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众人的遐想。
他手指再次滑动,59坦克的模型缓缓缩小,飘到一旁,两个全新的三维模型取而代之。
左边一个,像个方方正正的铁盒子,下面是履带,车顶架着一挺重机枪。
【单位名称:63式装甲运兵车】
【乘员:2人+13名步兵】
【装甲:可抵御轻武器及炮弹破片】
【最高时速:65公里/小时】
“运兵车。”林凡解释道,“以前咱们打仗靠两条腿,急行军一天跑一百里地,战士们就累趴下了。有了它,一个步兵班,坐着铁皮盒子,一个小时就能跑一百里,到了地方还有力气直接投入战斗。”
“最关键的是,它能跟在坦克后面,抵挡鬼子的机枪和手榴弹。咱们的兵,再也不用拿血肉之躯去冲鬼子的火网了!”
“铁脚板”变成了“铁轮子”!
李云龙的眼眶猛地一热。
他比谁都清楚,每一次冲锋,倒在鬼子机枪阵地前的战士有多少。
那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那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个个曾经跟他吹牛打屁的兄弟!
如果有了这东西……
李云龙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他死死盯着那个铁盒子,看到的不是一辆装甲车,而是无数兄弟的命。
他还没从激动中缓过来,林凡又指向了右边的模型。
那是一台卡车,后车厢上焊接着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钢轨,像一个巨大的蜂巢,斜斜指向天空。
一股难以言喻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单位名称:BM-13‘喀秋莎’火箭炮】
【武器:16联装132毫米火箭弹发射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