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周书记的“私心”,他把江澈推了出来!
贵宾休息室的门在江澈身后轻轻合上,将主任和马文才等人焦灼而期待的目光隔绝在外。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中央空调在低低地送风。空气中混杂着顶级信阳毛尖的清香,以及饭后残存的一丝淡淡的酒味。水晶吊灯的光芒明亮而不刺眼,将米色的羊毛地毯映照得一片温暖。
但江澈只觉得浑身发冷。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全场。钱振华副省长坐在主位的单人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清茶,姿态放松,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他身边坐着的是县委书记周国华,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稍远一些的沙发上,省长秘书王皓正襟危坐,镜片后的目光同样落在江澈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
这是一个由三位顶层猎手组成的审判庭。而他,江澈,就是那只被意外推入场中的羔羊。
“省长,这就是我们县委办公室的江澈同志。”周国华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站起身,走到江澈身边,一只手非常自然地搭在了他的肩膀上,动作亲切,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小江,快,跟钱省长问好。”
这只手,既是介绍,也是一种无声的掌控和安抚。
江澈感觉肩膀上的重量,像一座山。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钱省长好,王秘书好。”他微微躬身,声音不大不小,语气不卑不亢,是他上一世练了二十年才达到的、最标准也最无趣的官场问候语。
他的内心在咆哮:别看我,别理我,把我当个空气,赶紧让我滚蛋。
钱振华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眼前的年轻人,身形挺拔,相貌清俊,最特别的是他那双眼睛,平静得像一潭深水,没有同龄人见到大领导时常见的紧张、激动,或是野心勃勃。
那是一种近乎漠然的沉静,仿佛他不是来接受接见,只是路过,顺便进来看看。
有点意思。
“江澈同志,不要拘束,坐。”钱振华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语气温和。
江澈依言坐下,只坐了沙发的前三分之一,腰背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这是一个标准的、随时准备起身领命的姿势。
周国华也重新坐下,笑着开口,像是拉家常一般:“省长,您别看小江年轻,这次的‘林业碳汇’项目,最早就是他提出来的思路。还有这次的接待方案,也是他熬了几个通宵,一个人攒出来的。年轻人,有冲劲,就是不太爱说话。”
周国华这番话,说得极有水平。既把江澈的功劳不着痕迹地捧了出来,又用一句“不太爱说话”提前为江澈可能出现的“笨拙”表现打了预防针,将缺点包装成了优点。
江澈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周书记,您可真是我的“好领导”,生怕我死得不够快。
“哦?”钱振华的兴趣更浓了,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一个人,几个通宵,就搞出了那份方案?那可不简单啊。”
他看向江澈,目光灼灼:“小江同志,我很好奇,你在制定那份方案的时候,核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能简单谈谈吗?”
来了。
江澈的心脏猛地一缩。这是典型的压力面试问题,看似开放,实则暗藏无数陷阱。回答得太好,显得你锋芒毕露;回答得不好,又显得你名不副实。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搜索着记忆库里所有最平庸、最安全、最能让人失去兴趣的官样文章。
有了。
他抬起头,迎上钱振华的目光,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年轻人的“腼腆”和“诚恳”。
“报告省长,其实……我没什么特别的指导思想。”
他一开口,周国华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江澈继续说道:“我只是严格按照周书记的要求去做的。书记指示我们,这次接待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细节至上’。所以,我就把所有能想到的细节,都提前想了一遍,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都提前做了预案。说到底,我只是一个执行者,真正高瞻远瞩、把握全局的,是县委和周书记。”
一番话说完,房间里再次安静下来。
江澈紧张地手心冒汗。这番话,堪称“甩锅与吹捧”的完美结合。他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了周国华,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只会埋头干活、没有思想的“工具人”。
这下,总该对我失去兴趣了吧?
然而,他看到的是三张截然不同的、却同样精彩的脸。
王皓秘书的镜片后,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个能写出如此惊艳方案的年轻人,竟会如此不贪功,将所有光环都主动让给了自己的领导。这份心胸,在省里的年轻干部中,都属罕见。
周国华的脸上,则绽放出了一朵满意的、如同菊花盛开般的笑容。他心中一块大石彻底落地。江澈这小子,太上道了!这番回答,不仅没让他自己丢分,反而把自己这个领导衬托得英明无比。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能力问题了,这是顶级的政治智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