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满怀憧憬的陈大柱一家,林守业脸上的笑容却并未褪去,反而转化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立刻唤来儿子林文柏,语气斩钉截铁:“文柏,‘平华村酱料作坊区’这事,宜早不宜迟!你马上召集村里的长老和各方代表通个气,把合作章程尽快厘定出来。然后立刻去选址,召开全村大会!要趁着春种刚过,大家能抽出人手的空档,把作坊区赶紧建起来!这关乎咱村长远的大计,一刻也耽误不得!”
林文柏雷厉风行,很快便将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和各方代表请来了。当他把联合建设酱料作坊区的规划详细说明后,不出所料,引发了满堂的激动与赞同。
“好事!这是给咱全村栽摇钱树啊!”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老拍案叫好,“荒地咱村有的是,能用荒地给子孙后代换来年年分红,这账谁不会算?”
另一位心思缜密的长老抚须补充:“文柏啊,选址眼光要放长远些!眼下是三家,可这风气一开,保不齐老油翁他家,或是别的有什么独门手艺的人家也想加入哩!地方务必划得宽敞些,给后来人留足余地!”
这话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同,大家催着林文柏和李文石立刻就去踏勘选址。
经过连续几日的仔细勘察比对,最终在村东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处,划出了一大片理想的区域。万事俱备,只待动员。
村民大会当日,天色湛蓝,阳光和煦。打谷场上人头攒动,比过年看大戏还要热闹。当林文柏站在碾台上,高声宣布了“平华村酱料作坊区”的建设计划、合作模式以及未来可期的分红前景时,台下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建!必须建!里正,我家出两个劳力!”王大力声若洪钟,第一个站出来。
“俺家出三个!啥时候开工?俺们随时能上!”
更让大家兴奋的是报酬方式:除了按日结算工钱,还可以选择兑换目前绝不外售的“金元宝”大南瓜种子或速生美味的荠菜种!
“我要南瓜种!那大南瓜看着就踏实!”
“荠菜好!荠菜包子香得很!我家换荠菜种!”
台下争先恐后,气氛火热得像要点燃。
林守业老爷子步履稳健地登上碾台,双手虚压,待众人稍稍安静,他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而充满期盼的脸庞,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情:
“乡亲们!静一静!听我说!这酱料作坊区,不只是陈家、林家、李家的产业,更是咱平华村所有人的产业!它就像一棵大树,根,扎在咱平华村的沃土里;这树上结出的果子,甜的是咱平华村每一户、每一人!黄家豆腐坊是开头,如今的酱料区是迈进一大步!咱村里有手艺的人家,都睁大眼睛看着哩!只要有心,有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这作坊区就有你的一席之地!咱们一起使劲,把这日子过得,比那最醇的酱香还要厚实、还要有滋味!”
这番话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彻底点燃了全场的激情。“支持老族长!支持里正!”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不等具体安排,村民们已开始自发组织:手脚麻利的妇人们凑在一起,商量着如何轮班给大家烧水做饭;木匠、泥瓦匠纷纷毛遂自荐;连半大的孩子们都组成了“后勤小队”,负责传递工具、运送茶水。
整个平华村仿佛一个被上紧了发条的精密器械,为了共同的美好蓝图,每一个齿轮都主动而欢快地运转起来。
在这片沸腾的热情中,也有几处不一样的涟漪。
林守成一家缩在人群角落,心情复杂。
不参与吧,年底分红怕是没份;参与吧,又深知自家人不是能干重活的料。几经嘀咕,最后决定还是由大儿媳姜氏代表全家,去妇人们的“伙食班”帮工,好歹算是个“贡献”。结算时也不要工钱,指名要那金贵的新菜种。
回到家,王氏忍不住对林守成抱怨:“你大哥二姐真是实心眼,有手艺自家闷声发大财不好?偏要拉上全村,白白让别人分钱!咱文杨也是林家血脉,这产业合该有我们一份!”林守成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觉无力,最终只化作一声意味不明的闷哼,心底那点嫉妒和自以为是的算计,在全家一致的沉默中,显得格外苍白。
而与林家的算计不同,冯小芹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心中充满了干劲。经过两轮踏实种菜,她的小钱匣已不再空空如也。她暗暗盘算:今年加把劲,等年底分了红,再加上卖菜的钱,定要搬出现在租住的旧房,盖一座亮堂堂的新房!到时把爹娘接来住几天,让他们看看,自家闺女也能凭双手过上好日子!
就在全村上下为酱园建设摩拳擦掌之际,林文柏和李文石已悄然备好了礼物:一对果果送的、毛茸茸的“福气兔子”,一大篮子鲜嫩的荠菜,一小坛新出的孙氏泡菜,还有陈家那罐意义非凡的酱油。他们即将动身前往邻村——平安村。
那里,有嫁过去的姐姐林文柳和性格活宝却心中有数的姐夫黄少里正。此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走亲访友,更是要将平华村这蓬勃发展的生机,与合作共赢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地方去。
平华村的这个春天,注定要在汗水与希望中,谱写出一曲激昂的集体奋斗之歌。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