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实验区的天空,被一层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淡金色雾气笼罩。那是“认知柔焦剂”在“基石”阵列残余能量的驱动下,如同最精细的纱幕,覆盖了整个区域。街道上,稀疏的行人步履迟缓,神情麻木。刺耳的汽车鸣笛声响起,有人皱眉捂住耳朵,但眼神中的惊惧远不如之前剧烈。墙壁的瓷砖网格线依旧令人不适,但眩晕感似乎被一层迟钝的棉絮包裹着。
监测室内,陈玥紧盯着实时数据流。
“认知过敏症状报告率…下降42%!”
“精神尘埃浓度…下降趋势!”
“个体应激反应幅度…显着降低!”
数据指标一片向好。柔焦剂似乎在生效,如同给裸露的神经包裹上了一层缓冲凝胶。
但陈玥的眉头却越锁越紧。她调取的是更深层的精神活动图谱。
图谱上,代表“恐惧”、“焦虑”、“排斥”等激烈情绪的红色尖峰确实被压平了。
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更加广阔、更加粘稠的…深蓝色区域。
那不是平静。
是空洞。是茫然。是情感剥离后的绝对沉寂。
“认知柔焦剂在抑制症状的同时…正在大面积诱发‘情感钝化’!”助手的声音带着惊恐,“目标区域的主动社交意愿、创造力指数、共情反应…全部断崖式下跌!他们…他们正在变成活着的空壳!”
更糟糕的报告来自基地主控室。
“茧印‘存在稀释感’指数…未降低!稳定在19%!”
“深紫色认知确定性抽吸流…波形改变!强度…略微减弱?不!是…频率加快了!”技术员的声音因困惑而变调,“它在…调整‘食谱’!柔焦剂抑制了那些激烈、‘高热量’的确定性恐惧,它就转而更频繁地抽取那些钝化后的、更‘温和’但基数更大的…空洞存在感!总量…似乎并未减少!”
陈玥看着图谱上那条虽然峰值稍低、却如同急速脉搏般跳动的深紫色抽吸流,一股寒意从脊椎窜起。柔焦剂没有削弱茧的吸收,只是让它从“吃大鱼大肉”改成了“少吃多餐”,更高效地榨取着人类精神钝化后残留的那点“存在感”残渣!岛屿的慢性死亡,从激烈痛苦变成了无声的枯萎。
张教授站在主控室的黑暗中,屏幕上柔焦剂区域的“空洞蓝”和依旧活跃的深紫色抽吸流刺痛着他的眼睛。陈玥的通讯请求在屏幕上无声闪烁,他没有接。
失败了。
温和的缓冲,无法撼动冰冷的逻辑闭环。
甚至连岛屿仅存的痛苦生机,也在被柔焦剂加速磨灭。
他调出了另一个加密界面,屏幕上只有一个简洁却令人心悸的标题:
逻辑闭环干扰器——彼岸火种(预案 Lambda-Z)
原理:不再是外部干预,而是尝试在茧的悖论闭环内部…制造一个微型的逻辑奇点!利用“摇篮原点”事件残留的数据和阿妹茧印的实时扫描,反向构建一个与茧核心悖论结构高度同源但相位相反的镜像悖论源!如同在绝对黑暗的心脏里点燃一颗微小的、逆火而燃的…逻辑火种!
目标:不是打破闭环(那等同于毁灭),而是利用同源悖论相互吸引、相互湮灭的特性,在闭环内部制造一个短暂而剧烈的逻辑风暴!风暴可能短暂撕裂闭环的绝对凝固状态,暴露其核心(阿妹潜在的意识火花),也可能…将整个闭环连同内部的一切,彻底焚毁。
成功率:理论模型低于0.03%。
风险评估:SSS+ (毁灭级)。
“天眼”警报触发概率:99.9%。
张教授的手指悬停在启动授权按钮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不再是拯救,这是一场豪赌。赌那渺茫的概率,赌阿妹意识碎片在风暴中闪现的瞬间能被捕捉,赌自己能在那毁灭性的间隙完成干预…更是在赌,赌这颗“彼岸火种”点燃的刹那,其释放的悖论风暴烈度,不会瞬间将整个台湾岛在逻辑层面抹平!
就在他指尖即将落下的千钧一发之际!
基地内部通讯被强行切入最高优先级!画面来自台中实验区边缘,一个未被柔焦剂覆盖的临时难民营!
画面剧烈晃动,拍摄者惊恐的喘息声清晰可闻。
镜头扫过一片混乱的营地:人们没有陷入认知过敏的狂躁,也没有柔焦剂下的麻木。他们全都…僵立着!
眼神空洞,直勾勾地望向营地上方的虚空。
嘴角,无一例外地…挂着一种极其诡异、极度统一的、充满安全感的微笑!
更恐怖的是,他们的嘴唇在微微开合,发出极其细微、却异常统一的…气音:
“巴…巴…”
“摇篮幻视症!”监测员失声尖叫,“确认爆发!传播模式…未知!非接触!非能量辐射!像是…认知模因污染!”
几乎同时!
“基石”深井阵列在全岛多个未受柔焦剂覆盖的区域捕捉到同样的精神波形爆发!感染区域如同墨滴入水般迅速扩大!感染个体僵立、微笑、低语“巴…巴…”,对物理刺激毫无反应,仿佛灵魂被集体抽离,投入了某个温暖、封闭的幻境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