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楼302教室,午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被擦得锃亮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漂浮着细微的尘埃,混合着旧书页的油墨香和窗外传来的隐约蝉鸣。教室里坐了二十几个人,大多是社会学系的学生,也有少数像楚夜这样的“外来户”。
楚夜坐在靠窗的倒数第二排,这个位置既能看清讲台,又不太引人注目。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卡其色休闲裤,像个清秀的学长,融入了周围的学生气中。苏晓坐在他斜前方,正侧着身子和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女生低声交谈,马尾辫随着她说话的动作轻轻晃动,发梢在阳光里泛着健康的棕色光泽。
分享会的主讲人是系里一位颇受欢迎的青年讲师,风趣幽默,话题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肢体语言差异,讲到网络时代的文化符号变迁。楚夜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随手记下几个关键词——一半是为了维持“文化资料整理员”的人设,另一半,这些内容确实让他想起了一些在暗影界观察到的、与地球迥异的行为模式和象征体系。比如,洛菲丝那身繁复华丽的宫廷礼服所代表的权力层级,与地球现代社会的简约风格形成的鲜明对比。
「信息记录:跨文化沟通理论。关联分析:可部分解释宿主在‘暗影王庭’初期的沟通障碍及后续适应性提升。备注:女王陛下的‘沟通方式’通常更为…直接。」系统的吐槽依旧准时。
楚夜笔尖一顿,差点在纸上划出一道痕。他不动声色地继续记录,心里却忍不住腹诽:直接?那是死亡威胁级别的“直接”好吗?
中途休息时,苏晓转过身,递过来一瓶矿泉水,眼睛弯弯的:“喏,谢谢你赏脸来参加我们‘小透明’系的读书会。”
“挺有意思的。”楚夜接过水,道了谢,语气温和。他注意到苏晓今天涂了淡淡的、带着细闪的唇彩,和她活泼的气质很配。
“是吧?张老师讲得特别好!”苏晓显然很高兴他能喜欢,又指了指旁边那个戴眼镜的女生,“这是我室友,王薇,历史系的,来蹭课。”
王薇推了推眼镜,有些腼腆地冲楚夜笑了笑:“你好。”
“你好。”楚夜点头回应。这种简单的大学生社交,让他感觉既陌生又熟悉。
“楚夜是做文化资料整理工作的,很厉害哦!”苏晓热情地替他向室友介绍,虽然她其实也只知道个大概。
王薇眼中露出些许好奇:“那是不是要接触很多古籍和外国文献?”
“嗯,有一些。”楚夜含糊地应道,心里想的是那本藏在《宏观经济学》里的《守望者日记》算不算古籍。
简单的寒暄后,分享会继续。后半场有自由讨论环节,关于“文化冲击与适应”。有几个学生分享了出国交换时的趣事和糗事,引得大家阵阵笑声。苏晓也举手发言,提到了她小时候跟随父母从北方小城搬到这座沿海城市时,对饮食和气候的不适应,以及后来如何慢慢爱上这里的海鲜和湿润空气。她讲得生动具体,带着自嘲和豁达,很有感染力。
楚夜安静地听着,目光偶尔掠过她神采飞扬的侧脸。不可否认,和苏晓相处是轻松的。她像一块温暖的小太阳,散发着纯粹的光和热,没有洛菲丝那种深不见底的幽暗和迫人的压力。和她在一起,他不需要时刻计算言辞,警惕陷阱,可以暂时放下那些关于暗影、碎片、裂痕和生存的沉重思考。
他甚至开始觉得,那张与洛菲丝酷似的脸,看久了,也因为截然不同的神态和气质,而变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是他需要仰望、恐惧、并与之周旋的暗影女王;另一个,是可能成为……朋友的,阳光开朗的女大学生。
讨论环节结束,讲师做了总结,读书会在掌声中落下帷幕。学生们开始三三两两地收拾东西离开。
“走啦走啦,饿死了,我们去后门那家新开的米粉店尝尝?”苏晓一边把笔记本塞进帆布包,一边兴致勃勃地提议。
王薇表示同意。
苏晓看向楚夜,眼神带着询问:“楚夜,一起吗?那家店听说酸笋特别地道!”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邀请。楚夜看着窗外依旧明亮的阳光,以及苏晓眼中纯粹的、不含任何试探的期待,他发现自己很难拒绝。这种普通的、同龄人之间的社交,是他曾经拥有,却又在暗影界几乎遗忘的感觉。
“好。”他点了点头,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太好了!”苏晓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
三人随着人流走出人文楼。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苏晓和王薇走在前面,讨论着刚才分享会的内容和等会儿要点的米粉配料。楚夜稍微落后半步,听着她们叽叽喳喳的谈话,感受着夏日傍晚微暖的风拂过脸颊。
“心镜之契”安安静静,仿佛只是他胸口一个无关紧要的装饰。没有冰冷的警示,没有不悦的波动。洛菲丝似乎真的默许了,或者说,暂时无视了他在这个世界的普通社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