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的声音,并不比方才李玄的更响亮,却像一块投入死寂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经久不息。
“常山赵子龙,自今日起,与袁本初恩断义绝,再无瓜葛!”
这句话,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砸在这片刚刚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土地上,也砸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
风停了,鸟不鸣,连马匹都仿佛屏住了呼吸。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孤身孑立的白袍将军身上。他的背影,在狼藉的战场与远方苍茫的天色映衬下,挺拔得像一杆绝不弯折的枪。那是一种与周遭一切都格格不入的决绝,一种斩断过去,拥抱未知的孤勇。
“子龙!”
一声爆喝,打破了这片凝固的空气。公孙瓒那张粗犷的脸上,神情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惊,有狂喜,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如同失而复得般的恼怒。他大步流星地冲上前,像一头护食的猛虎,生怕自己的宝贝被别人抢了去。
“你……好!好小子!总算想明白了!”公孙瓒一把抓住赵云的臂膀,那力道大得让赵云的身体都晃了晃。他上下打量着赵云,眼神里满是赞许,“袁本初那等心胸狭隘、优柔寡断之辈,岂是英雄的归宿!跟我回北平!白马义从的兄弟们,都等着你!”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理所当然的亲近与不容置疑的命令。在他看来,赵云曾是他麾下之人,如今脱离了袁绍的泥潭,重归他的帐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赵云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任由公孙瓒抓着自己的手臂,没有回应,也没有挣脱。他的目光,越过了公孙瓒的肩膀,望向了另一个方向。
那里,刘备正怔怔地看着他。
这位半生潦倒的汉室宗亲,此刻眼中没有半分招揽的精明与算计,只有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欣赏与期盼。那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共鸣,是一种看到同路人时的欣喜。他甚至没有上前一步,只是那么站着,仿佛怕自己的任何举动,都会惊扰了这位白袍将军此刻的决断。
“大哥,你看!那白袍的家伙,还挺有种!”张飞那洪钟般的声音,在此刻显得有些突兀。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护着昏迷的关羽,一边用胳膊肘捅了捅刘备,压低了声音,却依旧让周围的人听得一清二楚,“虽然枪法比俺二哥还差了那么一点点,但也算是个好汉了!咱们要是能把他……”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刘备用眼神制止了。
曹操站在一旁,双手拢在袖中,脸上一片平静,但那双狭长的眸子,却像鹰隼般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看到了公孙瓒的急切,看到了刘备的渴望,也看到了赵云那沉默中的坚定。
一个能让关羽久战不下的猛将,一个在万军之中敢于公开与盟主决裂的勇士。
此人,价值连城。
曹操的心中飞速盘算着,但他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回了那个气若游丝的年轻人身上。他发现,从始至终,李玄都没有表现出对赵云的任何兴趣,仿佛这等天下猛将的归属,于他而言,不过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这份从容,比他方才那句“我的人,你也敢动”更让曹操心惊。
赵云终于动了。他轻轻地,却又无比坚定地,将自己的手臂从公孙瓒的掌握中抽了出来。
“多谢将军厚爱。”他对着公孙瓒,深深一揖,“但子龙今日脱离袁营,非为另择高枝,实乃……心灰意冷。”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诚恳。
“我赵云自问,手中之枪,当为守护百姓,匡扶汉室而鸣。可我看到的,却是盟主为一己之私,坐视董贼西去;是同袍为争功夺利,对盟友刀兵相向;是主将为泄私愤,欲对重伤之人行不齿之事……”
他每说一句,公孙瓒脸上的喜色便黯淡一分。而刘备眼中的光芒,则愈发明亮。
赵云没有再看公孙瓒,他转过身,朝着刘备的方向,缓缓走了过去。
他没有走得很快,但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所有人的心跳上。公孙瓒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张飞瞪大了眼睛,曹操的嘴角,则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赵云在刘备面前三步远处站定,他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了被刘备和张飞护在中间,那个面如金纸、气息微弱的红脸汉子。他看着关羽胸前那狰狞的伤口,看着那柄已经断裂的青龙偃月刀,眼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敬意与愧疚。
而后,他对着刘备,郑重地抱拳躬身。
“这位将军,义薄云天,令人敬佩。子龙方才奉命行事,多有得罪。敢问将军伤势如何?可有性命之忧?”
这一问,无关招揽,无关立场,只是一个武人,对另一个值得尊敬的武人的关切。
刘备连忙上前一步,扶住赵云,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壮士言重了,言重了!战场之上,各为其主,何罪之有!我二弟他……他……”
一说到关羽的伤势,刘备的眼圈又红了。
“英雄,总是惺惺相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