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盟誓与炉火
岩带着鹞探查到的、足以冻结血液的真相,再次踏上了联结诸部的道路。这一次,他的身后没有满载礼物的队伍,只有几名神色同样凝重的护卫。气氛与前次的怀柔试探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沉重。
他首先抵达了已初步结盟的“有熊”部落。当岩在有熊氏首领面前,将黑水以南那片滋养黑暗的祭坛、那不断扩张的死亡阴影毫不掩饰地揭示出来时,整个有熊部落的议事棚内鸦雀无声。先前因粮食和玉器而产生的些许好感,被更原始、更冰冷的恐惧所取代。
“他们……他们是在献祭活人?为了让那片死地扩大?”有熊首领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无法想象那是何等恐怖的场景。
“不是扩大,是吞噬。”岩的声音斩钉截铁,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每一位有熊氏的头面人物,“黑曜石和他们的同伙,信奉的是吞噬一切生机的存在。他们不会满足于南岸,当祭品不够时,北岸的所有部落,你,我,我们的族人,都将成为他们祭坛上的牲醴。联合,不是选择,是唯一的生路。”
他摊开手掌,掌心是陶最新制成的、比之前那片更大、光华也更凝实几分的青铜镜符。“这是希望,也是武器。燧烨氏正在倾尽所有打造它。但它需要时间,也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力量,为它的诞生争取时间,为它的使用汇聚力量。”
恩情与威慑,在生存的终极威胁面前,失去了大部分意义。剩下的,是最赤裸也最坚定的利害权衡。有熊首领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了几下,最终,他猛地一拍身前木桩,霍然起身:“好!有熊氏,愿与燧烨氏盟誓,共存亡!我立刻点齐部落所有能战之士,听候调遣!”
没有歃血为盟的繁琐仪式,这一刻,生存的共识比任何仪式都更加牢固。
同样的场景,在“泽渔”、“林戎”等几个较大部落中接连上演。恐慌不可避免地蔓延,但在岩清晰指明那唯一的生路之后,恐慌转化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一个个部落相继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使者被派往更远的、尚未接触过的聚落,将警告与盟约的请求如同烽火般传递出去。
就在岩于外奔走,将松散的丝线拧成一股粗壮绳索的同时,“铸理之居”内的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瓶颈。
微光湖结晶的净化之力与青铜的融合,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要么是净化之力过于温和,无法对设想中那磅礴的黑暗产生足够影响;要么是强行增强能量输出,导致青铜载体无法承受而崩毁。失败的残片已经在墙角堆了高高的一摞。
陶的精神力几近枯竭,眼眶深陷,长时间的失败几乎要磨灭他的信心。他握着“信标”,反复感受着其中那中正平和、却又浩瀚无边的意念,试图找到那关键的灵感。
“微光湖……微光湖……”他喃喃自语,“那里的力量是内敛的,是沉淀的……像深潭,像大地……不对,不仅仅是承载……”
他猛地睁开眼,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脑海。“是‘循环’!微光湖的力量,不仅仅是净化,它本身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微小的循环!所以它能持续,能稳定!我们一直试图造一个‘水瓢’去舀干洪水,但我们或许应该试着造一个……‘泉眼’?一个能自发产生净化之力,甚至能形成微小循环的‘种子’!”
这个想法让他激动得浑身颤抖。他立刻找来老巫,将这番领悟道出。
老巫闻言,浑浊的眼中爆发出精光:“以一点之力,引动天地之势?妙!若此‘种子’能植入那黑暗之域,或许真能如星火燎原,从内部瓦解其根基,而非仅从外部冲击!”
方向确定,但实现依旧艰难。他们需要更强大的能量核心,更精妙的符文引导,让净化之力不仅能释放,还能自我维系、缓慢增长。
“我们需要去微光湖,”陶看向老巫,眼神坚定,“那里的环境,那里的遗藏本体,是铸造这‘净化之种’最好的场所,也可能提供我们所需的关键材料。在这里闭门造车,时间不够了。”
老巫沉吟片刻,重重点头:“可。老夫以地脉之力为你指引,护你前往。此事,需禀明燧烨大人。”
燧烨在听取陶的请求后,几乎没有犹豫。“可。老巫,你亲自带一队精锐,护送陶前往微光湖。泽渔部落既已盟誓,他们会提供协助。部落防御,有我。”
他没有多言,但那份沉静如山岳般的气度,让陶和老巫心中大定。
就在陶与老巫准备动身前往微光湖,寻求最终突破的同时,在南方的黑暗盆地边缘,那座燃烧着幽绿火焰的祭坛上,一个身披黑色羽袍、身形佝偻的祭司,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缓缓抬起头,望向北方。他干瘪的嘴唇蠕动着,发出如同骨骼摩擦般的嘶哑声音:
“感应到了……那只小虫子的‘希望’之光,似乎变得明亮了一点……真是,令人不悦的顽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