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的年纪摆在那,也没有谁会说他们是闲人。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没有人能知道,西域能有今天,全凭他们六个人中的五个。
“不错,没想到小兄弟还会割麦子?”
“这算什么,不是会不会的问题,是想不想干的问题。别,别,成老你千万别撸袖子,这活你还真干不了。不运转内力你老使不动镰刀,用了内力,又会毁了麦田,你老还是到处转悠的好。”
“噗”
“好吃,小兄弟,这新麦子,就是生吃也觉得好吃啊!”
原来另一个老头搓了一把麦穗,取了几个麦穗头,在手心揉了一下,迫不及待的吹掉麦子的外壳,已经往嘴里塞了一把新麦子。
其他几个老头,有样学样,吃的不亦乐乎。
其实夏收,就抢粮食成熟那半个月的时间。
天有不测风云,最怕粮食已经成熟,突降暴雨,刮大风。
只要粮食归仓了,大自然再厉害的的灾难,也难不住人。
当西域的老百姓欢天喜地庆祝历史上第一个粮食大丰收时,浑不知,人祸却正悄悄来临。
禹王秦世豪带领三千轻骑,每个人只携带的兵器、干粮和水,趁黑夜秘密出发。
到了天山东麓,他们把战马滞留军牧场。
每人身上的干粮和水,也只留足七天的量。
按照禹王秦世豪平常的越野训练,预计七天足以翻越天山。
不过,当年禹王秦世豪翻越天山,用了半个月。
他那是有意磨练自身意志和抗衡挑战大自然,像现在,若只是他和小王爷两人,他估计三天足够了。
但带领三千人,能七天翻过天山,即使有海东青引路,亦可足够自豪。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穿过天山最后一道余脉黑山时,已是第八天下午,队伍也只剩下一千八百人。
水尽粮绝已经两天了。
有五百人饿晕了被背下黑山的。
但黑山下情景,让这支队伍几乎怀疑自己走进了传说中的“桃花源”。
一条蜿蜒崎岖丈许宽的水渠,看不到尽头,围绕着水渠两边,是阡陌交错整整齐齐的农田,农田之间是能通过牛车的简易小路,便于运转收获的庄稼,农田里有人在耕田,按照季节时令,这应该是准备种秋粮作物。
看到他们,这些种地的农人,竟然不害怕。
为了保密,他们把所有见到的农人,都杀了,就地掩埋。
然后急速离开。
有庄稼的地方,必然有村庄
果然派了斥候到远处查看,回报说,三里地外,看到方方正正,齐刷刷的房舍。奇怪的是,这些房舍旁边,有一幢较大的四合院般的房子,显得有点孤傲,看上去如军营一般。
禹王生性谨慎,派斥候再次摸了过去,得到详细情报,前边就是个没住几个人的小村庄,村庄里老人、妇女和小孩居多,旁边那幢四合院般的建筑是一座名字叫做“翮翥学堂”的书院,里边也没几个人。
“十八叔看到了吧,这是什么地方,你不会以为这是西域最富庶的地方吧?我敢说,大隋任何一个州县都做不到,在这样一个小村子里设学堂。十八叔知道吗,为啥村子里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因为青壮男丁都加入了商会,去了大隋内地。”
“可恶,传令下去,屠村,一个不留。”
“万万不可,这样我们将在西域寸步难行,没人会给吃的喝的,没人会收留我们。”
“傻小子,不需要,你十八叔就是来杀人的。看到了吗,这样的村庄里能没有补给。传令,斥候放出十里,今晚就宿在这个村庄里,都好好睡一觉,缓好精神,明天正式开杀,不杀死西域总尘褚清眠,誓不收刀。”
“唉,十八叔自求多福,我就不掺合了,告辞。”
小王爷说完对着禹王抱了下拳,拔腿转身就走。
“呛”
禹王周围的将官,齐齐拔出刀,围住了小王爷。
小王爷不转身也不吱声,内心开始计数。
“你要走了,秦家便没有你的位置了。真铁了心,你就走吧。”
“十”
小王爷心底刚好数到“十”。
这时若禹王不开口,他就硬闯了。
“嘘”
一声口哨,小黑点从天而降,用利爪子牵了小王爷拔天而起,禹王眼巴巴的看着,他其实几乎要忍不住留下小王爷了。
但是,当今大隋他最看不出深浅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就是夜王。
他放走小王爷,不是因为小王爷有多大本事,而因为夜王,他也不敢冒险出手对付小王爷。
越是知道底细的人越害怕,因为夜王不仅管黑夜,白天也管。
别看他的属下把小王爷围的团团转,谁能肯定,保不定真动手时,他们中就会有人背后捅旁边人的刀子,因为夜王的密探,无处不在。
孤军深入,禹王不敢冒险搞内讧。
只能放小王爷离开。
“杀,一个不留。”
“王爷,孩子也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