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寨外的东哨卡,灰甲系统兵持枪列阵,冷硬的甲胄在晨光里泛着寒光,将两辆粮车与三个身影拦在三丈外。李师爷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长衫,手里攥着袖中的银锭,额角渗着细汗 —— 这一路过来,满眼都是巡逻的灰甲兵,连风吹过都带着肃杀气,比他当年去州府述职时还要让人胆寒。
叶一迈步从哨卡里走出,腰间长刀未出鞘,却自带压迫感。他扫过粮车与李师爷身后的衙役,声音没有半分温度:“李师爷,我家主公说了,有话直说,别绕圈子。”
李师爷连忙堆起笑脸,拱手道:“这位将军客气了,在下是清平县衙的李师爷,奉周大人之命,特来犒劳黑石寨的英雄们 —— 这两车粮食、一百两银锭,是周大人的一点心意,感谢诸位为民除害,肃清黑石山匪患。”
他一边说,一边示意衙役掀开粮车帆布,露出里面饱满的粟米,又从袖中掏出银锭,递向叶一:“周大人说了,黑石寨诸位英雄本领高强,若是愿意接受招安,朝廷定有封赏,以后黑石寨的弟兄们就是‘编外捕快’,不仅能光明正大地守着黑石山,县衙还会按月拨付粮饷……”
“不必了。” 叶一抬手打断他,语气依旧冷淡,“我家主公说了,黑石寨不稀罕什么招安,也不用县衙的粮饷。至于这些粮食和银钱,你带回去 —— 我们自己的粮,够吃;我们自己的银,够花,不用旁人施舍。”
李师爷脸上的笑容僵住,手里的银锭悬在半空,尴尬得不知所措。他没想到对方会如此干脆地拒绝,连一点余地都不留,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劝:“将军,招安是天大的好事啊!有了官府的名分,以后诸位行事名正言顺,再不用怕被人当成‘匪’……”
“我家主公说了,黑石寨的人,既不是匪,也不想当什么捕快。” 叶一向前半步,目光锐利如刀,扫得李师爷往后缩了缩,“我们守着黑石山,不抢周边村落,不犯清平县地界;县衙只要不来招惹我们,我们也不会去县衙的地盘闹事 —— 井水不犯河水,这是我家主公的条件。”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几分:“若是县衙想打黑石寨的主意,或者逼着我们上供、接受招安,我家主公说了,黑石寨两千弟兄,随时等着县衙来试试。”
“两…… 两千?” 李师爷瞳孔骤缩,嘴里发苦。他之前还想着对方顶多一千人,没想到竟有两千之众 —— 清平县衙满打满算才两百多衙役,就算加上周边乡绅的护院,也凑不够一千人,怎么跟对方打?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劝,却对上叶一冰冷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那些灰甲兵的模样他看得清楚,个个站姿挺拔、眼神坚定,绝不是县衙衙役能比的,真要动手,县衙怕是讨不到好。
“这…… 这我得回去跟周大人禀报。” 李师爷收起银锭,擦了擦额角的汗,“叶将军,您看…… 咱们这‘井水不犯河水’的约定,能不能先缓一缓,等我禀明周大人再说?”
“可以。” 叶一点头,侧身让开道路,“但我提醒你,别让县衙的人靠近黑石寨三里内,否则,不管是衙役还是谁,后果自负。”
李师爷连忙应下,带着衙役赶着粮车,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哨卡。直到看不见灰甲兵的身影,他才敢停下喘口气,后背的长衫早已被冷汗浸透 —— 叶青的强硬,比他预想的还要可怕,这哪是 “为民除害的英雄”,分明是占山为王的豪强!
两日后,清平县衙后堂。
周文彬听完李师爷的汇报,猛地将茶杯摔在地上,瓷器碎裂的声响在屋里回荡:“放肆!太放肆了!一个草莽出身的东西,也敢跟本官谈条件?还‘井水不犯河水’,他以为他是谁?!”
李师爷跪在地上,头埋得更低:“大人,那叶青手下确实有两千多灰甲兵,个个装备精良、纪律严明,咱们县衙…… 咱们县衙根本不是对手啊!”
“我知道!” 周文彬怒吼着,手指紧紧攥着案角,指节泛白,“可他也不能这么嚣张!拒绝招安也就罢了,连一点孝敬都不肯给,还敢划定地界,不许咱们的人靠近 —— 这跟反了有什么两样!”
他心里又气又恨,却无可奈何。之前他还想着,若是叶青识相,收了孝敬,哪怕不招安,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叶青不仅什么都不肯给,还摆出一副 “你奈我何” 的姿态,让他这个县太爷颜面尽失。
可他又不能真的派兵去打 —— 李师爷亲眼看到两千灰甲兵,县衙那点人手去了就是送命,到时候不仅没讨到好,还会被叶青反过来报复,说不定连县衙都保不住。更重要的是,一旦开战,动静太大,必然会被周边县府知道,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他还是难逃罪责。
“大人,依属下看,不如先答应他‘井水不犯河水’的条件。” 李师爷小声提议,“咱们先稳住叶青,暗地里联系周边几个县的大人,看看能不能凑些人手;再慢慢查叶青的底细,说不定能找到他的软肋 —— 等咱们有了足够的实力,再收拾他也不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