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王朝,天启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漠南雪霁。
叶青的队伍踏着积雪往漠南主营返程,玄甲骑兵马蹄下的雪粒被碾成冰碴,缴获的牛羊在队伍两侧慢悠悠走着,偶尔发出几声低吟,打破了雪原的寂静。慕容雪和江玉燕并辔而行,正聊着黑石部被灭的事,上官燕则始终跟在叶青身侧,时不时帮他扶正被风吹歪的棉帽。
“主公,咱们这次端了黑石部,又救了那么多女人,回去凉王少不得要给些好处,说不定能多讨些粮草,咱们过冬也宽裕些。” 江玉燕甩着赤鳞鞭,语气里满是得意。
叶青笑着点头,刚想接话,就见远处有几个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凉王的亲卫。亲卫冲到近前,翻身下马,激动地喊道:“叶总兵!好消息!漠北王庭的 20 万大军退了!听说他们后方的三个补给部落全被您端了,粮草烧的烧、抢的抢,现在军营里乱成一锅粥,士兵们都吵着要退兵,北庭王压不住,只能带着军队撤了!”
“哦?还闹内讧了?” 叶青挑了挑眉,忍不住笑,“看来没了粮草,再凶的兵也硬不起来。”
与此同时,漠北王庭的主营内,却是一片混乱。士兵们围着中军大帐,手里的弯刀在雪光下泛着冷光,嘶吼声震得帐帘发抖:“没粮草了怎么打?再耗下去只能饿死!北庭王,要么给我们粮草,要么就退兵!”
北庭王穿着镶金的皮甲,脸色铁青地站在帐前,手里的马鞭狠狠抽在地上:“慌什么!不过是丢了几个部落,等咱们回漠北,再征集粮草,开春照样能踏平北疆!谁再敢喊退兵,军法处置!”
可他的话根本没人听,一个满脸胡茬的百夫长站出来,指着远处的炊烟:“军法处置?现在连稀粥都喝不上了,还军法处置!北庭王,要打你自己打,我们还想活着回漠北!”
士兵们纷纷附和,甚至有人拔出弯刀,对着帐内比划。北庭王看着眼前的乱象,心里又气又恨 ——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叶青搞的鬼,若不是那小子端了后方部落,他的 20 万大军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
“好!退!” 北庭王咬着牙,眼里闪过一丝狠厉,“但你们记住,这笔账,我记在叶青头上!开春之后,我必带 30 万大军南下,把青州踏平,把叶青碎尸万段!”
说罢,他甩下马鞭,转身进帐收拾东西。士兵们见他松口,瞬间安静下来,纷纷转身去收拾行李,没人再提留下流民 —— 那些从北疆掠夺来的百姓,还有抢来的破旧毡子、半袋杂粮,全被扔在营外的雪地里,仿佛只是一堆没用的垃圾。
这边,叶青的队伍已到漠南主营外。凉王早已在营门口等候,见到叶青就快步上前,满脸堆笑:“叶总兵!你可真是咱们北疆的福星!要不是你端了漠北的后方,他们 20 万大军说不定还得跟咱们耗下去,到时候不知道要牺牲多少人!”
叶青笑着摆手:“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光靠我可不行。对了,燕王那边怎么样?损失大吗?”
“燕王那边损失不小,燕云隘口被攻破了一次,死了不少士兵,还好漠北退兵了,能好好休整。” 凉王叹了口气,语气沉重,“这次漠北来犯,整个北疆都遭了殃,百姓房子被烧、粮食被抢,天这么冷,不少人连个遮风的地方都没有 —— 对了,漠北人退得急,扔了不少流民在半路,现在都往主营这边跑,我正愁怎么安置呢。”
叶青心里一沉,跟着凉王往营外的流民区走。雪地里蜷缩着不少人,有老人、有孩子,还有被铁链锁过的女人,破旧的衣服根本挡不住寒风,几个孩子冻得嘴唇发紫,缩在大人怀里瑟瑟发抖。有个老妇人怀里抱着个昏迷的孩子,见了叶青,挣扎着跪下来:“总兵大人,求求您给点吃的吧,孩子快撑不住了……”
叶青连忙扶起老妇人,对亲卫使了个眼色 —— 昨晚他已悄悄用系统兑换了 5000 石粮食和 3000 件棉衣,此刻正放在队伍的后营。亲卫会意,转身去搬物资,不多时就扛来干粮和厚实的棉衣。叶青亲手把棉衣裹在孩子身上,又递过干粮,轻声说:“大娘,先给孩子垫垫肚子,暖和过来就好了。”
凉王看着突然出现的大量物资,惊讶地问:“叶总兵,你这是……”
“这些是之前缴获的物资,一直没来得及分发,正好给百姓应急。” 叶青没提系统的事,只轻描淡写带过,“凉王殿下,这些粮食和棉衣就留给你,流民也拜托你多照看 —— 我青州那边还有事,得先回去了,就不把流民带回属地了。”
凉王愣了愣:“不带流民回去?他们都是些可怜人,带回青州也能帮着种地……”
“不了,” 叶青笑着摇头,翻身上马,“青州有积分…… 有足够的储备,不用靠流民补充人力,留在北疆,他们也能就近找到家人。吕布,带队伍准备出发!”
他刻意把 “积分” 两个字咽了回去,心里清楚 —— 有系统积分在,粮食、棉衣、甚至士兵都能兑换,根本不需要靠流民增加人手,留在北疆让凉王安置,反而能让百姓少受奔波之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