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满清顺治二年,五月二十三,
芜湖大战之中被俘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被南京清廷中路军统帅多铎,安排专人押送大清京师北京城!
为防止途中那些心向大明的、已投降大清的明朝降将、降官们有任何不诡之举,
这次选择押送弘光帝朱由崧去北京的官员、将军、士兵,清一色都是满人,且还是最精锐的白甲兵,都是百战精兵。
饶是如此,途经山东时,还是遭到了当地武城九山5000农民军的围攻,
武城九山农民军的领袖叫王俊,字肖武,原为李自成大顺朝的部将,山海关大战后,并没有跟随李自成退往陕西,而是率领手下2000大军回到了家乡山东,
并趁鲁南地区处于混乱之时,占据武城九山一带,又收编了附近的一些小山寨,队伍翻了一倍多,发展到了5000多人,
五月底,听闻一直五百人的清军小队达到自己防区,
误以为清军要剿灭自己,故先下手为强,率领手下5000大军主动进攻山下的清军小队,
不曾想5000人马不仅没有击溃山下的500清军小队,自己的5000大军,反而被清军小队击败,
自己这个大军统领也被清军所俘虏,手下5000大军更是灰飞烟灭,
至此,弘光帝朱由崧不再孤单,原大顺朝将军王俊,开始与他做伴,
死之时,更是还依旧追随在他弘光帝朱由崧的左右,与他共赴黄泉,也算是另外一种缘分吧。
想他堂弟朱由检,死时有大明朝太监王承恩相随,
而他朱由崧,死时竟然有大顺朝将领王俊相随,
再想崇祯堂弟死后,太子朱慈烺等所有儿子,无一人能逃出升天,一同被杀,他这一脉彻底绝后、导致大明皇室绝嗣,大明灭亡,新建的南明纷乱!
而他弘光帝朱由崧死前,太子朱慈璧已经成功逃出生天,想来已经于杭州再立南明,南明皇室没有绝嗣,南明也并没有纷乱,得以延续!
如此一对比,同样是亡国之君,同样是首都被攻占,
而他南明弘光帝建立的南明因为有太子存活,而延续了下去,
崇祯继承的大明,因为没有太子、亲王存活而灭亡,
如此两方一对比,显然他弘光帝朱由崧,要比堂弟朱由检强一点,
过几天,真见到地下的太祖洪武皇帝,他也有说辞,
如此一想,弘光帝朱由崧又轻松不少,甚至于还主动跟大顺朝将领王俊,一路上聊了不少!
王俊之事后,一路风平浪静!
经过将近半个月左右时间的赶路,
六月初六,
被俘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再次到达了京师北京城!
此刻的北京城,虽然还是京师,但已经不是大明朝的京师,也不是大顺朝李自成的京师,
而是大明朝以前的建州家奴,如今的大清朝的京师。
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
李自成大顺农民军,攻破大明崇祯帝的京师北京城,崇祯帝自挂东南,大明灭亡!
大明朝的京师——北京城,从那天开始,变为了李自成大顺朝的北京城。
谁能想到仅仅40天之后,北京城竟然再次易主。
因招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未果,
四月十三,
大顺朝皇帝李自成亲率二十万大军,北上讨伐吴三桂。
四月二十一,
双方于山海关一片石,展开空前激战,
正当吴三桂即将败亡之时,
山海关外,东北满清,早已经集合全国所有10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丁,合计得大军12万,由摄政王多尔衮亲自率领,南下到达了山海关外。
四月二十二,
吴三桂放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
在吴三桂与清兵两军合力下,
李自成二十万大顺农民军,在一片石大败,仓皇逃往北京城,
四月二十九,
李自成在北京紫禁城的武英殿举行登基典礼,立妻高氏为皇后。
四月三十,
李自成大顺农民军撤出北京城,并放火焚烧紫禁城,后被城内民众扑灭,
同日,清军前锋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占领北京城,
北京城,再次由大顺朝的京师北京,变成大清朝的北京。
五月初三,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统率清军主力正式进入北京城。
十月初一,
大清顺治帝福临,将首都从东北盛京迁到北京城,
从那天起北京城,成为了大清朝的京师,
一直到如今的公元1645年,六月初六,
算起来大清已经迁都北京一年之久,
而从眼前的北京城及其附近州县安稳异常的情况来看,
如今城内的百姓,已经完全接受了满清异族的统治!
再一次来到北京城,再一次抬眼看着眼前插满清军旗帜的北京城,
被俘的弘光帝朱由崧,感慨万千!
毕竟北京城也是他的出生之地,
弘光帝朱由崧,公元1607年出生于北京福王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