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多的存银,为何南京陷落后不知所踪呢,
原来21世纪的南明史学生朱慈必也搞不清楚原因,这些存银哪里去了,怎么可能不翼而飞呢,
直到其穿越重生为南明隆武帝,于杭州临时行宫接见了弘光帝的内阁首辅马士英时,
原内阁首辅马士英才告诉他,这批存银被他提前安排人运往淮南盐城仪征港了,
目的,自然是想用这批钱,打造更坚固的江淮防线,以抵抗清军南下,
此事只有弘光帝朱由崧、内阁首辅马士英、东厂提督卢九德,扬州督师史可法,四人知道。
奈何知道此事的史可法,还没有派兵前来提取,就兵败扬州,自杀殉国了,
而剩下知道此事的弘光帝朱由崧被清军抓获后,杀害于北京。
剩下知道此事的内阁首辅马士英,历史上虽然最终投降清军,但却心系南明,不愿说,
而当时负责运送看护之人,正是忠心于南明弘光朝的东厂提督卢九德及其麾下的五千东厂番子,
南京城破后,也不知所踪,
至此,这笔巨额财富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最终跟随东厂提督卢九德及其麾下的五千东厂番子,一起魂归地下,回到其原来出生之地,变为了淮安金矿!
但此刻已经从马士英口中得知此事详情的南明隆武帝朱慈璧,自然是不会让这批南明急需的巨额财富,随东厂提督卢九德,一起回归地下,
这也是内阁首辅马士英说的再守护新君隆武帝一程的真正含义,也是马士英被免去内阁首辅后,依旧还能被隆武帝封为护国公的真正原因,
其为国捐躯的长子,原南明锦衣卫指挥马銮,当然也是原因之一,但却不是最主要原因,
一个武将为国尽忠,乃是本分,即使其立有大功,封个侯就足够了,
除非是如常遇春那样对大明做出巨大贡献之人!
当然,这也是隆武帝朱慈璧坚持北上,且停留在淮南盐城仪征港的原因,
钱、粮、盐,在古代,永远是一个王朝兴盛的根本。
公元1645年,六月初八,
南明隆武帝于淮南盐城仪征港,发现巨额财富,
初步统计,
白银2400万两左右,粮食约1500万吨??,盐约70万引,
之后立刻下令,定海水师王之仁,安排一半水师兵力,1万大军,将这批巨额财富护送至广州,交由内阁首辅陈子壮,酌情处理!
至于在听到弘光帝朱由崧被俘,而自杀的原东厂提督卢九德,则大礼安葬于淮南之地!
其麾下守护这笔巨额财富的5000东厂番子,
则由新任东厂提督常应俊,负责继续统领,跟随在自己身边,继续护驾!
此间事了,隆武帝朱慈璧正打算下令全军继续北上之时,
突然,远处锦衣卫指挥使牟国卿,一脸喜色的找了过来……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挽天倾之南明复兴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