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子,简直就是煎熬,这次还不确定是不是怀上,已经开始享受上孕妇待遇了?
潘高园也是个要强的,汪细卫出门去弄木头,她还是带着大狗子下地,把大狗子放在缓坡草坪上,让他自己玩耍,她继续整理这片沙硕地,只是不像以前那样拼命干了。
经过这些天的努力,这片地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前面弄出来的那片地,已经种上了些耐寒的种子,边角都留好了种瓜种豆的区域。
等气温稳定了,她就准备在周边搭上架子,再把黄瓜、南瓜、四季豆、豇豆那些种子种下去,等到夏天,这里的菜就够家里用工吃了。
一晃眼,一个月过去了,汪细卫在计划中要做地基的时间到了,地里那些白菜长势正好,树叶都抽芽了,到处是一片翠绿的颜色。
山上的野樱桃花开的正旺,百姓春耕已经忙过,玉米该种的种了,土豆该除草的也忙过,这正好是农闲的一个季节,汪细卫家弄房子地基的日子定了下来。
农村顶大的几件事:婚丧嫁娶、添丁进口和建房乔迁,汪细卫要建房乔迁,引动了村里人的心思。
杨春燕和她妈妈背着地里的各种菜肴,给汪细卫家送了过来,还有一个白豆腐。
潘高洁也背了一背篓过来,潘高洁问还需不需要白豆腐,被潘高园阻止了,潘高园知道老杨家要送一个,就让姐姐等些日子帮忙在做。
潘高园的妈妈也背了一背篓过来,都是地里的菜苔、还能吃的白菜梆子和青菜等,有一个魔芋豆腐。
这些菜是够吃了,真到了开工的日子,乡邻来的人是真的多,汪细能已经拆掉了夹板,杵着拐杖也来了汪细卫这片沙硕地。
汪细卫可不敢让他劳动,就让他老老实实的在家坐着,村里人也和汪细能询问他腿的恢复情况,看见他能撒开拐杖行走,只是为了保险才带上拐杖,也是惊奇不已,连连感叹他这是捡回了一条腿。
农村里赶地坪动土要注意日期,这个汪细卫看了。
如今动地基那是大事,他特意请了师傅上门,师傅带上他全套东西上门,这个是要确定屋子方位的。
当然还有很多东西是老传统,李池卫碍于社会环境,没有教汪细卫,所以汪细卫并不知道师傅的厉害。
李池卫很早就来了汪细卫的木屋里,进屋就喝了一口茶,自己揣着烟袋就出门,带着汪细卫开始勘探地形地势。
这次不是上次那样观山望,是实实在在的用用上了罗盘,上面的那些字符汪细卫完全看不懂,更别说那些密密麻麻的刻度。
以前不是没见师傅用过,今天看用在自己的房屋地基上,一种想要学习的欲望突然从他心里窜出来。
“师傅,这个我想学呢。”
“想学?先把这些字给认清楚了再说!”
汪细卫摸摸自己的脑袋:“行,我晚上抄下来背。”
奠基仪式非常简化,但是三畜还是备了,香烛鞭炮也备好了,一群人看着李池卫师傅现场做法。
没有念念有词,就是简单的仪式,许多东西现在虽说不限制了,需要真正用功的东西早就在早上的时辰弄过了。
现在是奠基仪式,李池卫带着汪细卫做了一个简单的仪式,紧接着就是用汪细卫在师傅的指点下用铲子挖土。
这一铲子下去,鞭炮一响,其他人就可以按照石灰线开始挖土。
这里是沙硕地,好多人都准备了钢钎过来,这就是农民的智慧,不用老板多说,自己今天该干啥,东西自己都预备着,免得老板手里没工具,耽搁工时。
好些人都是在工地上跟着李池卫挣钱的,汪细卫是李池卫的徒弟,也是工地上的工头,没少受汪细卫和李池卫的照顾和指点,给汪细卫干活,就跟自家做事一样认真。
中途钱左秀还搀扶着老汪头也过来看了一眼,看完就想回家去,被潘高园拦了下来,这么多工人在现场看着,老人如果回家不留饭,明天不知道村里会传成啥样。
潘高园也看出崔咏梅的脸色有些不对,私下还问过,她支支吾吾的不说实话,潘高园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也就失去了深问的兴趣。
人多就是力量大,沙硕地的施工肯定没有纯土的地方好施工,可是人多,很快就把地基沟给弄好了,接着就是抬石头往沟里砌。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石头,挖地基刨出来的石头都留着,就是为了砌地基和墙角用的,不够的在中间随便刨刨,都是石头!
这里也不缺砌地基的技术工人,技术好的都被李池卫拉进了他们的建筑队伍,这次都很给面子的过来了。
地基砌的宽且稳,就算是李池卫师傅看完都点头,别说只是农家用的两层房子,这地基起个四层,地基的承重都没有任何问题。
吃饭由于人太多,都做成了流水席,大小桌吃完了继续干,另一拨继续吃,整整换了三次,做了六桌,才将地里干活的人伺候完。
潘高园重新做了一桌,老汪家宅子四个人加上杨春燕母子和潘高园,正好又凑了一桌。
钱左秀看着这里干的热火朝天,心里很不是滋味。
可惜了,现在她完全享受不到当婆婆的滋味了,潘高园和大儿子飞了,来这里修自己的新房子。
崔咏梅怀孕后确实不和她吵架了,可是不吵架比吵还让她难受。
因为崔咏梅除了伺候一下汪细能的事情,其他事情都说身体不适做不了,可不像潘高园那时顶着个大肚子都还要下地干活。
钱左秀又要做饭,又要下地,吵架都没力气吵了……
要是没分家,要是大儿子和潘高园还在一起,该多好啊!
感谢各位一直以来的陪伴,如果您有时间,麻烦您帮我给个五星好评,谢谢您!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山里那点破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