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临时据点仿佛成了一个微型的、高速运转的战时指挥部,同时又带着一丝养伤之地的奇特宁静。
林薇被严格限制了活动。大部分时间,她都只能躺着或靠着,由小明持续进行灵魂层面的深度治疗。系统的修复协议也在后台默默运行,缓慢却稳定地整合着她破碎的意识核心。【…灵魂损伤修复度58%…能量通路再通完成率73%…不建议进行超过阈值5%的能量调用…】的提示不时在她意识中闪过。
她并没有闲着。无法进行身体训练,她便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思维的运转中。她反复咀嚼着已知的所有线索,像拼图一样试图将它们组合起来。
“摇篮”…“世界清洁日”…“起源计划”…“生态净化协议”…“方舟”… 这些词汇都带着一种宏大、古老甚至终极的意味。它们指向的绝非李刚个人那么简单,很可能涉及“监视者”更深层的布局或历史。
“镜中之影”的警告——“不要相信天空”。天空有什么?卫星?异常部的空中监控网络?还是某种更隐喻的、如同“监视者”目光般的存在?
“种子苏醒”…这让她想起“自然之种(息壤)”。两者有关联吗?还是指完全不同的东西?
“熟悉的陌生人”…这个警告最让人心神不宁。她仔细回想进入鬼校以来认识的每一个人,陈老先生、墨萦、各位导师、队友、甚至异常部打过交道的那些人…谁会是那个“陌生人”?又或者,这个“陌生”并非指面容,而是指立场或内在的改变?
她让阿短将“镜中之影”的所有低语都整理出来,投射到全息屏幕上,日夜相对,试图从中找出某种模式或隐藏的信息。
阿短那边进展缓慢但并非毫无收获。他对那段残缺数据进行了无数次碰撞分析和模式模拟,虽然无法完全破解,但将“摇篮”坐标的范围从广袤的西南山区缩小到了一片相对具体的、名为“葬影峡谷”的地域。该地区地质结构复杂,能量场异常紊乱,历史上有多起失踪记录,异常部的监测站也设置得相对稀疏。
“这地方就像个天然的信号屏蔽区,”阿短指着地图上那片扭曲的等高线,“如果‘摇篮’真在里面,难怪那么难精确定位。而且这地形,机甲进去了都施展不开。”
幽影根据这个范围,迅速制定了数条潜入路线和备用方案,考虑了各种地形、天气、可能存在的异常生物以及规避监控的策略。“我们需要轻装简行,配备足够的攀援、洞穴探索和野外生存装备。通讯在里面可能会受到严重干扰。”
杂音的状态起伏不定。环境中的情绪辐射虽然因反应堆关闭而减弱,但并未完全消失,依旧持续折磨着他的感知。同时,“镜中之影”的低语仍会偶尔闪现,带来新的只言片语,如“…青铜巨树…”、“…无声之歌…” ,更加晦涩难懂。但他坚持进行感知训练,努力适应这种干扰,试图在杂波中保持清晰的判断。
小芬的兔子玩偶似乎对那节从“巢穴”宝库带回的、散发着微光的奇异树枝产生了浓厚兴趣,时常抱着它蜷缩在角落,偶尔兔子眼睛会闪过与树枝光芒同步的色彩。小芬则表示,靠近那树枝时,她感觉“更安心了一点”。
007号终于修好了自己变形的翅膀,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些歪斜。它开始执着地想要“清洁”据点内的每一件设备,甚至包括阿短的电脑和幽影的匕首,被严词拒绝后,显得有些“沮丧”,转而开始默默地擦拭墙壁上的锈迹,嘴里嘀咕着“卫生评级持续下降”之类的话。
期间,墨萦导师再次发来一次加密通讯,信号比上次稍好。 “陈老情况稳定了,但仍在昏迷。他强行解读时,似乎触及了手稿上某个强大的反制禁制。”墨萦的声音带着后怕和疲惫,“但他昏迷前留下了一个词:‘墓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许与‘摇篮’有关?” “另外,鬼校内部的初步审查…发现了一些微小的、难以追溯源的数据访问异常,都在非关键系统,但模式很奇怪,像是…试探。你们在外面务必小心,‘熟悉的陌生人’警告可能不是空穴来风。”
“墓碑”…又一个诡异的词。
林薇将这个词也加入了不断扩大的线索墙。
休养的时光在紧张的准备和思索中飞快流逝。林薇的灵魂伤势在小明和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恢复速度超出了预期。【…灵魂损伤修复度79%…能量核心稳定…可进行低强度战斗演练…】
第三天清晨,林薇感觉身体里重新充满了力量,虽然距离巅峰状态还有差距,但已无大碍。她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目光扫过已经准备就绪的队员们。
“都准备好了吗?”她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清冷与坚定。
“路线已规划完毕,装备检查完成。”幽影言简意赅。 “坐标范围已缩小至葬影峡谷中部区域,实时监测暂无异常。”阿短汇报。 “感知状态稳定,可以出发。”杂音点头。 “辅助装备和医疗包已备齐。”小明和小芬同时道。 007号:“007号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执行环境清洁与后勤保障任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