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4 章:淬火集训·锋芒渐露
弘治十一年(1498年)·秋(十一月五日)·影阁校场
卯时三刻,梆子声穿透凝结着白霜的晨雾。校场中央的铜钟轰然作响,惊飞了檐角结霜的寒鸦,八百余名影阁新人从营房鱼贯而出,步伐间已褪去初入阁时的生涩,踩在结霜的青石板上发出整齐的声。陆砚昭身披猩红大氅立于点将台,蟠龙令牌在晨光中折射出冷冽光芒,大氅下摆绣着的十二律吕暗纹随动作若隐若现;春桃抱着边角卷起的《集训考核册》,册页间夹着的桂花标本早已褪成暗褐色,却仍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那是集训初始她随手夹入的,如今成了时光流逝的印记。
今日演练十面埋伏阵!陆砚昭的声音裹挟着寒气扩散开来,呵出的白气在唇边瞬间凝结。火堂与神机营组成的赤色方阵中,新改良的火铳整齐架在特制木架上,枪管外的螺旋散热纹被工匠们打磨得光滑如镜,在阳光下泛着幽蓝;水堂和风堂的青色与黄色长列里,暗卫们腰间新换的牛皮竹筒刻着十二律吕符号,随着步伐轻响,那是春桃特意要求加上的密语提示;山堂众人如铁塔般矗立在玄色旗下,陌刀刀刃凝结的霜花在挥刀时簌簌坠落,刀身映出他们被寒风吹得通红的面庞。
体能与阵型的淬炼
新兵们背负着三十斤铁砂袋,在结霜的山道上奔袭五里。李锐依旧冲在队伍最前端,边军锁子甲下的内衬早已被汗水浸透,又在寒风中结出薄冰,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痛。他记得集训第五日时,自己曾因脱水晕倒,是春桃用银针替他刺入人中,又灌下掺了草药的姜汤。此刻他余光瞥见身后的锦衣卫千户张诚——初入阁时因嘲笑春桃被削落官帽的那人,如今飞鱼服虽仍有补丁,却在袖口内侧用靛青密语符号标记了沿途所有陷阱位置,跑动间手腕轻扬,便将前方结冰的石板用袖箭划出道道浅痕,为后续队友提示危险。
春桃挥动玄色令旗,指向校场中央的人工湖。湖面上结着薄冰,倒映着阴云密布的天空:泅渡后即刻拆解重组火铳,同时默译密信。陈阿水第一个破水而出,这位工部年轻匠人此刻嘴唇发紫,手指因低温蜷曲,却仍精准地将火铳零件按十二律吕编号归位——集训第十日,他曾因手指被铁屑划伤,是陆砚昭亲自教他用桐油与草木灰混合涂抹伤口。而水堂暗卫阿巧上岸后,迅速用湖泥涂抹面容,撕下衣襟一角绑在额头,混在搬运木料的杂役中传递密语,直到春桃突然用吴地方言喊出她集训时用的假名,她才惊觉自己已通过考验,额角的泥污下渗出细汗。
火器与机关的革新
巳时的火器研制坊内炉火正旺,赵小匠带领工匠们围绕新制的连发弩机展开争论。案头摆满了青铜卡尺、铸铁模具和十二律吕加密图纸,其中一张图纸角落用朱砂画着半朵莲花,那是春桃昨夜悄悄留下的改良提示。若将弩臂卡槽改成齿轮联动......赵小匠的话被老匠人王铁锤打断:齿轮淬火温度难控!陆砚昭沉默着取出前夜反复锻造的合金钢样品,那是用江南特产生铁与西域精钢混合炼制,在虎钳上用力弯折时,金属发出清脆鸣响却未断裂。春桃借着添柴的动作,将刻有密语的木炭递给赵小匠——卯时三刻,炉温需达三百三十度,这是她根据《天工开物》残卷推算出的最佳淬火温度。
当第一具改良后的连发弩机试射时,十二支弩箭呈扇形射出,穿透三丈外的三层牛皮靶。陈猛带领的神机营士卒发出低低的惊叹,他们曾在集训第七日因火铳炸膛险些受伤,此刻却争相抚摸着弩机上的散热槽。陆砚昭注意到一名神机营老兵偷偷将弩机零件尺寸画在鞋底,便走上前用靴尖在地上划出修正后的弧度,老兵抬头时,撞见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温和,慌忙低头行礼——这是集训以来,陆砚昭第一次在训练中流露非严苛的神情。
沙盘推演与实战模拟
午后的演武厅内,巨大的沙盘上铺满代表山川河流的木屑。陆砚昭用染血的布条标记战损,要求各堂口在主将伤亡的情况下重组阵型。当火堂百户陈猛的指挥旗被射落时,李锐几乎是本能地接过令旗,用十二律吕哨声重新排布鸳鸯阵,八人小组如臂使指,盾牌与绣春刀交织成铁网,将模拟队伍分割包围。山堂在模拟粮草被劫后,工部匠人竟当场拆解了演武厅的屏风,用榫卯结构搭建起简易拒马,又将沙盘旁的铜香炉改造成投石机模型,惹得陆砚昭第一次在集训中露出笑意。
最精妙的当属水堂与风堂的配合。暗卫们将密语藏在送葬队伍的纸扎物件里——纸糊的金童玉女腹中塞着蜡丸密信,哭丧棒中空处藏着十二律吕符号,甚至连孝女头上的白头绳,都按密语节奏编出不同结扣。春桃扮演的在灵前哭唱时,将军情混在哭丧调中,尾音的颤抖音高恰好对应着火堂申时三刻,城西破庙埋伏。旁观的老暗卫们起初还能从容评判,直到发现送葬队伍里的吹鼓手竟用唢呐音调传递敌情坐标时,忍不住起身抚掌,惊落了头顶的帷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