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32 章:线索汇聚
陆砚昭与刘瑾等人达成合作后,双方迅速整合力量,一场更为深入、全面的调查就此拉开帷幕。偏殿内,气氛严肃而紧张,陆砚昭凭借其条理清晰的思维,将目前所掌握的线索在桌上一一罗列开来,物件与记录摆放得整整齐齐,仿佛一幅等待拼凑完整的拼图。众人围聚过来,神情专注,目光紧紧盯着桌上的线索,仿佛要从中看出隐藏的密码。
“我们目前有几个关键线索。” 陆砚昭神色凝重,指着桌上的物件和记录说道,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殿内回响,“一是这与神秘人相关的碎布和从绣坊得来的周员外线索;二是黄家管家接触的神秘人;三则是账本上奇怪符号所代表的巨额款项交易。我们需要从这几方面同时入手,任何一个线索都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陆砚昭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依次点过对应的线索,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刘瑾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他转头吩咐手下,语气急促且严厉:“你们立刻去查清楚周员外的底细,此事十万火急!从他的来历查起,包括他最初出现在京城的时间、地点,详细住址以及日常的行踪轨迹。尤其要注意他与哪些人有往来,特别是勋贵家族方面的关联,哪怕是最细微的线索都不能放过。” 手下们深知任务的重要性,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离去,脚步匆匆,仿佛带着一阵风。
王勇则主动站了出来,他身形魁梧,眼神坚定,充满自信地说道:“我继续盯着黄家,就不信找不出管家接触的神秘人的身份。这背后肯定隐藏着大秘密,说不定从这条线能牵出整个事件背后的勋贵家族。” 陆砚昭看着王勇,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同时叮嘱道:“黄家势力庞大,行事必定谨慎,你要小心行事,注意隐蔽,不要打草惊蛇。” 王勇应了一声,即刻转身安排锦衣卫加强对黄家的监视,他的身影迅速消失在殿外,仿佛融入了这紧张的调查氛围之中。
沈知薇也不甘示弱,她眼神灵动,透着聪慧与果敢,说道:“我打算再去京城内的其他绣坊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到与周员外定制布料相关的更多线索。也许其他绣坊也接过类似的订单,多一条线索就多一分接近真相的可能。” 陆砚昭赞许地看了她一眼,眼神中满是信任与鼓励,叮嘱道:“多加小心,京城绣坊众多,鱼龙混杂,有任何发现及时回报。” 沈知薇点头示意明白,随后带着一队锦衣卫,步伐轻快地离开了偏殿,向着京城的大街小巷走去。
与此同时,刘瑾这边也动用了东厂的势力。东厂的番子们如同鬼魅一般,迅速分散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展开秘密调查。他们利用庞大的情报网络,与各路眼线接头,收集关于周员外和神秘符号的信息。番子们穿梭于市井之间,有的在茶楼酒肆中装作闲聊,不经意间打听消息;有的与街边小贩攀谈,从他们口中获取一些可能有用的线索;还有的潜入一些达官贵人的府邸附近,暗中观察、偷听。整个京城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每一个角落都在东厂的调查范围之内。
陆砚昭回到砺刃堂,继续研究账本上的奇怪符号。他深知这个符号可能是解开整个谜团的核心线索之一,丝毫不敢懈怠。他找来了虎豹营中见多识广的老学究,此人饱读诗书,对各种古籍典故了如指掌。老学究看着符号,眉头紧皱,思索良久后,缓缓说道:“陆指挥使,此符号看似杂乱无章,但隐约与我曾在一本古籍上看到的某个神秘组织的标记有些相似。不过时间太过久远,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查阅资料,或许能从那些古老的典籍中找到答案。” 陆砚昭听闻,立刻安排人去收集各类古籍,无论是虎豹营中的藏书,还是从京城各大书院、藏书阁借来的书籍,都被源源不断地送到砺刃堂。陆砚昭与老学究一同沉浸在书海之中,一页页翻阅,一行行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符号相关的信息。
沈知薇带领锦衣卫在京城的绣坊间穿梭。她一家家绣坊询问,每到一处,都详细出示周员外定制布料的描述和碎布样本,耐心地向掌柜和绣工们打听。然而,大多数绣坊都表示没有印象,这让沈知薇心中不免有些焦急,但她并未放弃。终于,在一家名为 “锦绣阁” 的绣坊有了收获。绣坊的掌柜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他眯着眼睛,仔细回忆了许久后说道:“确实有个类似描述的人来过,不过他自称是替一位贵人办事,出手大方,要求绣一批带有特殊图案的布料。” 沈知薇心中一喜,赶忙追问图案样式。掌柜找来绣工,绣工凭借着深厚的记忆功底,努力回忆当时的情景,拿起笔在纸上凭记忆画出了图案。沈知薇接过图案一看,心中猛地一震,发现这个图案与账本上的神秘符号竟有几分相似。这一发现让沈知薇意识到,这绝非巧合,周员外与账本符号背后的势力很可能存在紧密联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