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71 章:朝堂暗涌与危机博弈
朝堂之上,刘瑾及其党羽凭借着巧舌如簧的狡辩,暂时蒙蔽了部分不明就里的官员。朱厚照望着朝堂上争执不下的混乱场面,内心满是纠结。多年来,他对刘瑾信任有加,实在难以相信这位一直侍奉在侧的近臣,竟会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恶行。然而,南方官员言之凿凿的告发,以及那看似确凿的证据,又让他无法完全忽视。
刘瑾敏锐地捕捉到朱厚照眼中的迟疑,为了彻底打消皇帝的疑虑,他愈发声泪俱下地为自己辩解,甚至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主动恳请朱厚照派人彻查,以证自身清白。他心中暗自得意,料定在这期间,自己的心腹们足以将绝大部分证据销毁殆尽。届时,即便有人展开调查,也只能无功而返。
退朝之后,刘瑾匆匆回到府邸,立刻召集心腹密谋。他脸色阴沉如墨,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恶狠狠地说道:“这次的事情闹得太大,你们都给我小心行事!马上派人去南方,不惜一切代价把那些可能坏事的证据全部销毁。还有,把那些可能开口作证的人都给我看紧了,谁敢乱说一个字,就地处决!”
心腹们纷纷点头领命,旋即各自散去,匆忙执行刘瑾的指令。刘瑾独自坐在书房内,眉头紧锁,思索着下一步的应对之策,务必要确保自己安然度过此次危机。他深知,一旦贪污救灾物资的罪名坐实,自己必将万劫不复,所以必须想尽办法扭转局势。
与此同时,陆砚昭与王勇也在争分夺秒地筹备着。他们深知,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然不多,必须尽快搜集到足够的铁证,让刘瑾无从抵赖。陆砚昭神情严肃地对王勇说道:“刘瑾肯定会想尽办法销毁证据,我们得加快行动。通知在南方的兄弟们,务必万分小心,既要守护好现有的证据,又要继续深挖新的线索。这次的行动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王勇重重地点头表示明白,“我这就去安排,另外,咱们也得和朝中支持我们的大臣们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得到他们的有力支持。如今刘瑾在朝中党羽众多,我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有胜算。”
陆砚昭沉思片刻后,目光坚定地说:“还有,我们不妨从刘瑾的经济往来入手,他贪污了这么多救灾物资,肯定要想办法变现,这中间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而且,他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完全隐秘,只要我们顺着这条线深挖下去,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关键证据。”
然而,在南方,锦衣卫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刘瑾的党羽如同疯狗一般,四处搜寻证据与证人,妄图将所有不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当地百姓,让他们不敢与锦衣卫合作。一些胆小怕事的百姓,在威逼之下,不得不向刘瑾的爪牙透露锦衣卫的行动线索。
尽管锦衣卫们凭借着卓越的身手、过人的智谋以及对正义的执着信念,多次巧妙地躲避了追捕,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当他们赶到存放关键证据的地点时,发现大部分证据已被刘瑾的爪牙销毁。现场一片狼藉,重要的文件被焚烧殆尽,只留下一些尚未燃尽的灰烬在寒风中飘散。那些曾经可以证明刘瑾罪行的实物证据,也大多被毁坏或转移。
所幸,凭借着对当地环境的熟悉和对线索的敏锐洞察力,他们还是保留住了一部分证据。这部分证据虽然有限,但依然能够证明刘瑾在救灾物资采购和发放环节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锦衣卫们深知这部分证据的重要性,小心翼翼地将其妥善保管,等待着它发挥关键作用的那一刻。
面对这一情况,陆砚昭与王勇经过商议,决定暂时作罢。他们明白,仅凭现有的部分证据,虽然能够证明刘瑾的部分罪行,但还不足以让朱厚照下定决心严惩刘瑾。而且,贸然行事可能会引起刘瑾的警觉,导致他进一步销毁证据或者采取更激烈的报复行动。
于是,他们重新调整策略,一方面安排锦衣卫继续深入调查刘瑾的经济往来,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口。他们从与刘瑾有经济往来的商人入手,通过秘密调查和跟踪,发现了一些可疑的交易记录和资金流向。这些线索暗示着刘瑾可能通过复杂的商业网络将贪污所得合法化。
另一方面,与朝中支持他们的大臣们加强沟通,商议如何进一步扩大证据搜集范围。他们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在朝廷各个部门中寻找可能存在的证据。一些大臣通过查阅档案,发现刘瑾在其他一些朝廷工程中也存在贪污受贿的迹象,这为扳倒刘瑾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刻,局势愈发紧张。陆砚昭等人深知,他们与刘瑾之间的这场较量,已到了最为关键的阶段,稍有不慎,便可能功亏一篑。但他们并未气馁,而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谨慎的态度,继续为扳倒刘瑾而努力,一场更为激烈的对决,正在悄然酝酿之中。每一个行动、每一次决策,都将决定着这场斗争的最终胜负,也关乎着朝廷的未来走向。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