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98 章:归京述职?宫城暗流
正德三年(1508 年)?夏(九月初四)?辰时?京城正阳门
辰时的阳光洒满京城,正阳门的吊桥缓缓放下,陆砚昭与沈知薇骑着马,带着十名锦衣卫暗卫,缓缓驶入城门。玄色虎豹营制服与飞鱼纹锦衣卫制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腰间的 “奉直大夫” 爵位牌与指挥同知腰牌,随着马蹄轻晃,吸引着往来百姓的目光。
“没想到京城这么热闹,” 沈知薇勒住马,看着街边的商铺与人群,“比宣府繁华多了,却也复杂多了。”
陆砚昭点头,目光扫过城门两侧的锦衣卫暗哨 —— 他们是王勇派来接应的人,正用眼神示意 “一切安全”。“先去锦衣卫衙门交接暗卫事务,” 他对沈知薇道,“把宣府的暗卫调度情况跟王勇说清楚,再一起准备明日面圣的事。”
两人刚走下吊桥,一名锦衣卫小旗就快步迎上来,躬身道:“陆大人、沈同知,指挥使大人已在衙门等候,还备好了马车,说让您二位先歇口气。”
百姓们渐渐围拢过来,有的认出陆砚昭是 “造火器退瓦剌” 的将领,纷纷拍手叫好:“陆大人辛苦了!多谢您守住边疆!”
陆砚昭对着百姓拱手:“多谢大家关心,守住边疆是臣的本分。”
沈知薇笑着补充:“以后定会造出更多好火器,让大明更安稳。”
在百姓的目送中,两人登上锦衣卫备好的马车,朝着锦衣卫衙门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京城街景不断倒退,商铺的吆喝声、马车的轱辘声交织在一起,却让陆砚昭心中愈发警惕 —— 京城的繁华之下,藏着比边疆更复杂的暗流。
巳时?锦衣卫衙门大堂(交接事务)
巳时的锦衣卫衙门,庄严肃穆。王勇身着指挥使制服,站在大堂门口迎接,看到陆砚昭与沈知薇下车,立刻快步上前:“陆大人、沈同知,一路辛苦!宣府大捷的消息早已传遍京城,陛下天天盼着你们回来呢。”
“王大人客气了,” 陆砚昭拱手,“这次能守住宣府,多亏了锦衣卫暗卫的协助。”
沈知薇递过暗卫调度表:“王大人,宣府的暗卫已交给副千户,这是详细的调度记录,每日的巡查情况都在上面。另外,归京途中遇到三名瓦剌探子,已交给顺天府审问,或许能问出些瓦剌的动向。”
王勇接过调度表,仔细看了看:“辛苦沈同知了。我已让人盯着顺天府的审问,有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对了,关于刘瑾,暗卫查到他最近常往御花园跑,似乎想找机会见陛下,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说不定是想借你们归京的机会,搭些关系。”
陆砚昭眉头微挑:“他刚升了副管事,还不安分?”
“小心为妙,” 王勇道,“明日面圣时,你们专注汇报宣府战事和火器革新即可,若他凑上来,不必过多理会。另外,陛下让你们带的战事图谱,准备好了吗?”
陆砚昭点头,从行囊里取出一卷图谱:“都准备好了,上面详细画了短铳御敌的阵型和瓦剌的冲锋路线,明日面圣时,正好给陛下讲解。”
午时?虎豹营工坊兵工厂(回营查看)
午时的虎豹营兵工厂,依旧一片忙碌。赵小匠带着工匠们,正在赶制第三批奔雷短铳,水力砂轮的转动声与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看到陆砚昭回来,赵小匠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迎上来:“指挥,您可回来了!您走后,我们已造好一百支短铳,消音槽和防冻火帽都按您的要求做的,您看看!”
陆砚昭接过短铳,检查了消音槽和防冻火帽,满意地点头:“不错,比之前的精度还高。十月要送两百支到宣府,你们进度怎么样?”
“放心!” 赵小匠拍着胸脯,“再有半个月就能完成,绝不会耽误边军使用。另外,工部送来新的陨铁,比之前的质量更好,造出来的短铳射程还能再远五步!”
沈知薇走到原料库旁,看着堆积整齐的防冻火帽:“这些火帽都加了羊油吗?北疆冬天冷,可不能冻住。”
“加了!” 赵小匠道,“每一枚都按您的要求,裹了三层加羊油的蜡,零下十度也能正常使用。”
陆砚昭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心中踏实了不少:“陈猛暂代营中事务,没出什么差错吧?”
“没有,” 赵小匠道,“陈将军把营里管理得很好,士兵们的训练也没落下,您就放心吧。”
两人在兵工厂待了半个时辰,叮嘱赵小匠加快火器量产、注意工匠安全后,才离开虎豹营,朝着家中的方向驶去 —— 离家数月,他们也想好好歇口气,为明日的面圣做准备。
未时?陆府(家中休整)
未时的陆府,安静而温馨。管家早已备好热水和饭菜,看到陆砚昭与沈知薇下车,连忙快步迎上来,脸上满是欣喜:“二少爷、二少奶奶,您们可算回来了!国公爷和老夫人一早就坐在正厅盼着,连早茶都没心思喝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