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64 章:新春谋远?万象更新
正德十五年(1520 年)?正月
京城的年味尚未散去,太和殿内已充满议事的庄重氛围。朱厚照端坐龙椅,手中捧着各地送来的新春奏报,目光扫过殿内百官,声音带着新春的期许:“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想听听新一年的谋划 —— 讲武堂需培养更多人才,海贸要开拓新航线,农桑得覆盖更多州县,边防更要固若金汤。陆爱卿,你先说说藏锋队与讲武堂的进展。”
陆砚昭出列躬身,递上两份文书:“陛下,藏锋队扩编已完成,1000 名队员分为边防、海疆、内地三组,分别驻守宣府、泉州与京城周边 —— 边防组已协助瓦剌部落划定互市边界,海疆组摸清了南洋至西洋的新航线,内地组则排查出 3 处阻挠农桑新政的豪强据点,均已交由锦衣卫处置。讲武堂首批 500 名学员,经三个月训练,已掌握多兵种协同战术与新式火器操作,下个月便可派往边军与海巡队任职;草原子弟也适应了教学节奏,昨日还与大明学员一同完成了草原突袭模拟演练,效果甚佳。”
朱厚照翻看文书,满意点头:“藏锋队与讲武堂的进展,朕很放心。杨首辅,农桑与海贸的新计划,你可有想法?”
杨廷和上前道:“陛下,农桑方面,北方‘粮种繁育基地’已培育出更耐寒的‘雪粟’,可推广至辽东地区;江南则计划修建 10 处水利工程,解决水患问题,预计能新增农田万亩,所需经费可从海贸税银中划拨。海贸方面,泉州、广州分司已稳定运营,臣建议派商船前往西洋诸国,开拓新贸易航线 —— 藏锋队海疆组已绘制出初步海图,沿途有 3 处可停靠的港口,风险可控。”
张启补充道:“去年海贸总税银达 800 万两,足以支撑农桑、水利与讲武堂的开支,还能结余 200 万两存入国库,为应对突发情况做准备。”
朱厚照闻言,龙颜大悦:“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 农桑新政由周明、李谦负责,水利工程交由工部;西洋航线开拓由陆爱卿统筹,藏锋队与海巡队协同护航;讲武堂继续扩招,明年再招 500 名学员,争取三年内为大明培养 2000 名军事人才!”
“臣遵旨!” 百官齐声领命,殿内气氛愈发振奋 —— 新一年的蓝图已然绘就,大明的复兴之路正稳步向前。
三日后?讲武堂演武场
陆砚昭与秦安、林峰正在观看学员演练 “多兵种协同防御”—— 模拟草原部落突袭边境,藏锋队学员先隐蔽侦查,标记敌军动向;边军学员组成骑兵阵,正面抵御;海巡队学员则用便携神威炮,从侧翼支援,整个过程衔接流畅,仅用半个时辰便 “击退” 敌军。
“这批学员进步很快,” 秦安感慨道,“尤其是派往宣府的 100 名学员,若能将协同战术教给边军,边防战力至少能提升三成。”
林峰点头,指向一旁的草原子弟:“他们也不含糊,昨日演练时,还提出用草原骑兵的迂回战术配合大明火器,效果很好 —— 看来文化交流真能碰撞出好点子。”
陆砚昭笑着回应:“讲武堂不仅要教技术,更要教‘协同’—— 草原与大明协同,各兵种协同,如此才能真正固若金汤。下个月学员结业,我会亲自送他们去边军与海巡队,确保战术能落地。”
正说着,赵小匠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个新火器模型:“公爷,这是新研发的‘便携火箭筒’,射程一里,可击穿骑兵铠甲,重量仅十斤,适合边军与藏锋队使用。讲武堂可先安排学员训练,下个月就能批量生产。”
陆砚昭接过模型,仔细查看,满意道:“有了这新火器,边防与海疆的防御又多了一层保障。辛苦赵部长,尽快让学员掌握操作技巧。”
同日?泉州海贸港
藏锋队海疆组与海巡队正在做开拓西洋航线的准备 —— 三艘战船已检修完毕,船上配备了新研发的神威炮与水雷;船员们正在装载大明的绸缎、茶叶、改良农具,还有赵小匠打造的纺织机模型,计划作为礼物送给西洋诸国的国王。
海巡队千户李锐正在检查物资:“每艘船配备 50 名藏锋队员、100 名海巡队员,携带三个月的粮草与淡水,还备了治疗风寒、外伤的药材,确保航行安全。”
藏锋队海疆组统领沈锋补充道:“我们已与沿途港口的商人取得联系,他们会提供补给;若遇到海盗,藏锋队负责潜入敌船,海巡队负责正面攻击,配合默契,定能应对。”
泉州海贸分司负责人陈默赶来,递上一份贸易清单:“这是西洋诸国急需的商品清单,绸缎、茶叶需求最大,改良农具也很受欢迎。若此次航线开拓成功,预计每年能新增税银 300 万两。”
沈锋与李锐接过清单,信心满满 —— 开拓西洋航线,不仅能充盈国库,更能让大明的商品与技术走向更远的地方,提升大明的威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