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07 章:朝堂封赏?海防危机
正德十八年(1523 年)?五月十七
辰时?京城紫禁城午门
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午门的汉白玉台阶上,陆砚昭带着直属营士兵押解着卡洛斯、佛郎机船队统领及一众间谍,缓缓步入宫门。俘虏们双手反绑,颈间套着枷锁,脸上满是狼狈,与两侧身着铠甲的锦衣卫形成鲜明对比 —— 自五月十一从辽东出发,因中途遭遇短暂逆风,船队行驶六日才抵达京城,期间已提前派人将捷报送至朝堂。
“国公,陛下已在太和殿等候,顾总督的奏折三日前便已送达,详细说明了辽东之战的经过,百官都在盼着您回朝复命呢!” 内侍监总管快步迎上前,躬身道,“诸位功臣也已在殿外等候,就等您一同觐见。”
陆砚昭点头,将俘虏交给锦衣卫看守,整理了一下玄色劲装,与等候在殿外的萧策、林墨、赵小匠等人汇合。赵小匠捧着一个锦盒,里面装着神威三号火炮的缩小模型,脸上满是激动:“国公,这是属下按比例做的火炮模型,陛下要是看了,定会认可咱们军工总院的成果!”
辰时三刻?紫禁城太和殿
太和殿内,朱厚照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 —— 三日前翻阅顾养谦的奏折时,他便对辽东之战的细节了然于胸,这几日更是时常查看神威火炮的图纸,此刻看着阶下肃立的陆砚昭等人,心中满是欣慰:自推行新政以来,军工革新、军队整肃,今日终于在辽东见了成效,不仅挫败外敌,更让诸国见识到大明的新实力,这比任何金银珠宝都让他安心。
两侧文武百官分列而立,兵部尚书张鹤鸣手持奏折,户部尚书李三才捋着胡须,目光皆落在殿外走来的陆砚昭一行人身上。
陆砚昭等人走进殿内,齐声跪拜:“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朱厚照声音洪亮,目光扫过众人,先是落在陆砚昭身上,温声道,“陆镇国公此次辽东之行,不负朕望,以谋略与利器挫败佛郎机阴谋,朕心甚慰!虽你早为镇国公,无爵可升,但朕仍赏你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另赐你紫禁城骑马之权,彰显你护国之功!”
陆砚昭躬身谢恩:“臣谢陛下恩典!此功非臣一人之力,皆赖陛下信任、将士用命与军工总院的器物支撑!”
朱厚照笑着点头,转而看向萧策、林墨等人,示意内侍宣读其余封赏:“萧策升直属营总兵,赏白银五十两;林墨升藏锋队统领,赏白银四十两;陈猛留镇辽东,升辽东副总兵,节制猛虎营……” 圣旨念至赵小匠时,朱厚照特意提高声音,“赵小匠心思精巧,主持神威火炮与蒸汽器械研发,功不可没!特升你为工部郎中,兼军工总院院长,全权负责军工总院事务,日后院内大小事宜,可直接报与朕和陆镇国公,无需经六部层层审批!”
赵小匠又惊又喜,连忙跪地谢恩:“臣谢陛下信任!定当竭尽所能,管好军工总院,造出更多利器,为大明效力!”
此时,兵部尚书张鹤鸣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赵院长既全权负责军工总院,臣恳请陛下拨专款,扩建军工总院工坊,以满足火炮与蒸汽战船的生产需求!” 朱厚照深表认同:“张尚书所言极是!传朕旨意,户部拨付五十万两白银,用于军工总院扩建,务必让工坊规模翻倍!”
赵小匠趁机上前,将火炮模型呈给朱厚照:“陛下,这是神威三号火炮的缩小模型,实际火炮射程可达三里,威力远超之前的旧式火炮,辽东之战中,十炮便击溃佛郎机船队!日后臣兼任院长,定能让神威火炮量产,还能加快蒸汽战船的研发!”
朱厚照拿起模型,仔细查看,手指划过模型上的炮管,心中不禁感叹:这小小的模型,竟藏着如此大的威力,有赵小匠全权负责军工总院,再配上陆砚昭的统筹,大明的海防何愁不固?他转头看向户部尚书李三才,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李尚书,军工总院扩建、火炮量产与蒸汽战船研发,所需银两、木材,户部务必优先拨付,不可延误!朕宁可缩减宫中用度,也要确保新政器物的生产!”
李三才躬身应道:“陛下放心,臣已命户部备好三百万两白银,江南的优质木材也已调运进京,定不耽误军工生产!” 殿内百官纷纷附和,称赞陛下决策英明,朱厚照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却悄悄压下一丝喜悦 —— 他知道,佛郎机人不会善罢甘休,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午时?紫禁城御书房
暖阁内,朱厚照与陆砚昭相对而坐,桌上摆放着辽东地图与佛郎机东印度公司的资料,兵部尚书张鹤鸣与工部尚书胡应台也在侧等候。他端起茶杯,却没有喝,目光落在地图上的福建、广东沿海,心中满是忧虑:佛郎机人集结二十艘战船,显然是有备而来,三个月的时间,既要建炮台、造战船,又要调兵布防,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差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