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10 章:泉州决战?海疆安澜
正德十八年(1523 年)?六月初一
寅时?福建泉州港海面
夜色如墨,泉州港的海面上弥漫着咸腥的薄雾,二十艘佛郎机战船排成一字长阵,船舷两侧的旧式青铜火炮泛着冷光 —— 这是佛郎机人引以为傲的 “二代火炮”,需四人合力装填火药、弹丸,射程不足一里,且每发射一次需间隔半柱香时间。统领胡安站在旗舰甲板上,手指摩挲着腰间的短铳,眼中满是轻蔑:“大明的火炮还是百年前的旧物,今日定能一举攻占泉州!”
此时的泉州城内,却早已暗流涌动。住在码头附近的渔民老陈,凌晨起身补网时,瞥见海面异常的船影,立刻披上蓑衣,提着马灯奔向军营 —— 他世代在泉州港捕鱼,熟悉每一片海域的船只,那些陌生的战船轮廓,绝不是往来的商船。“萧总兵!海面上有好多佛郎机战船,正向港口来!” 老陈冲进临时军营,气喘吁吁地喊道。萧策立刻起身,握着老陈的手道:“多谢老陈叔!你来得太及时了!” 随后下令加强警戒,藏锋队海疆组斥候乘着小船,借着夜色与渔民的渔船掩护,悄悄靠近佛郎机船队侦查。
泉州港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岸边炮台的神威三号火炮(比佛郎机火炮先进两代,采用后装弹设计,射程达三里,射速是其三倍)已装填完毕,炮口在夜色中对准海面;雄狮营五千人沿港布防,士兵们手中握着最新式的 10 连发步枪(可连续发射 10 枚子弹,无需频繁装填);直属营两千人守在码头要害,等待陆砚昭与援军到来。
卯时?泉州港码头
东方泛起鱼肚白,佛郎机战船已抵港口外一里处,胡安见码头毫无动静,猛地挥手:“开火!摧毁大明炮台!” 二十门青铜火炮同时点燃引信,“轰隆” 声在海面回荡,炮弹拖着黑烟飞向岸边 —— 却因射程不足,大多落在离炮台百米外的浅滩,激起几米高的水花,仅少数炮弹擦过炮台掩体,留下浅浅的凹痕。
“轰隆!” 一声炮弹炸响,震碎了码头旁茶馆的窗户。茶馆老板王二柱正准备开门营业,见状立刻抄起墙角的铜锣,跑到街头猛敲:“佛郎机人打过来了!大家快去帮官兵!” 街坊邻居们听到铜锣声,纷纷从家中冲出 —— 裁缝李师傅扛着自家的木板,要去加固炮台掩体;药铺的张大夫背着药箱,带着学徒奔向码头,准备救治伤员;十几个年轻小伙更是抄起鱼叉、扁担,跟着王二柱往军营跑,喊着:“咱们泉州人的家,绝不能让外人占了!”
“废物!连炮台都打不到!” 胡安气得怒吼,正想下令再次装填,岸边突然传来一阵更密集的炮声 —— 二十门神威三号火炮同时发射,炮弹如流星般划破晨雾,精准锁定佛郎机战船!最前方的两艘战船瞬间被击中,船身木板碎裂飞溅,火炮位的佛郎机士兵被爆炸的气浪掀飞,落入海中。
“怎么可能!他们的火炮怎么这么远、这么快?” 胡安瞪大双眼,不敢置信 —— 佛郎机火炮刚完成第一次装填,大明火炮已完成三轮齐射,又有三艘战船被击中起火,海面上浓烟滚滚,惨叫声不绝于耳。此时,岸边的百姓们看到佛郎机战船起火,纷纷欢呼起来,李师傅带着几个小伙,正帮着士兵搬运炮弹,汗水浸湿了衣衫也顾不上擦:“快!再搬几箱,把这些洋鬼子赶出去!”
卯时三刻?泉州港海面
就在胡安惊慌失措时,远处传来一阵轰鸣 —— 三艘 “靖海号” 级加装铁板战船破浪而来,蒸汽机运转的轰鸣声盖过海浪声,船舷两侧的神威火炮已调整好角度。紧随其后的,还有五艘朝鲜战船与三艘安南战船,海上同盟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旗舰瞄准佛郎机主舰!其余战船拦截两侧!” 赵小匠站在 “靖海号” 船首,高声下令。“靖海号” 的火炮手迅速装填弹药,后装弹设计让他们仅用十息时间便完成准备,“轰隆” 一声,炮弹直奔胡安的旗舰!
胡安的旗舰慌忙反击,青铜火炮发射的炮弹击中 “靖海号” 的铁板,发出 “铛 ——” 的巨响,却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弹坑 —— 精铁板牢牢护住船身,连底漆都未被刮掉。“开火!速射模式!” 赵小匠再次下令,“靖海号” 两侧的十门神威火炮轮流发射,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旗舰船身,甲板上的佛郎机士兵成片倒下,船帆被点燃,熊熊火光染红了海面。
“登船!拿下旗舰!” 萧策抓住战机,率领直属营五百人乘小船冲向旗舰。此时,码头边的老陈带着十几个渔民,划着渔船跟在后面,他们熟悉海面的暗流,帮着小船避开礁石,加快速度:“萧总兵,这边!咱们带你抄近路!” 佛郎机士兵见状,举着单发燧发枪(需手动装填火药、弹丸,每枪间隔十秒)反击,却被大明士兵手中的 10 连发步枪压制 ——“砰砰砰” 的枪声连续响起,子弹密集如暴雨,佛郎机士兵刚举起枪,便被击中倒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