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11 章:京城封赏?暗流再起
正德十八年(1523 年)?六月初二?辰时?福建泉州港码头
晨曦微露,泉州港的海面上波光粼粼,三艘 “靖海号” 级蒸汽战船已升起船帆,蒸汽机的烟囱冒出淡淡的白烟 —— 这是陆砚昭特意挑选的主力战船,凭借先进蒸汽机,四日内便可抵达京城。码头边,萧策、林墨与泉州百姓们前来送行,老陈提着一篮刚蒸好的馒头,塞到押解士兵手中:“路上辛苦,拿着垫肚子!你们守住了泉州,是咱的恩人!” 张大夫则带着药铺学徒,将一箱伤药送上战船:“海上风大,若有不适,这药能应急!”
陆砚昭身着玄色劲装,站在战船甲板上,对岸边的众人拱手道:“萧策,福建防务就交给你了,务必盯紧沿海动向;林墨,间谍清查不可松懈!此战能胜,全靠你们前线拼杀、百姓鼎力相助,我定会将大家的功绩如实禀报陛下!” 萧策、林墨齐声应道:“国公放心!” 百姓们挥舞着手臂,直到战船缓缓驶离码头,消失在海平面。
船舱内,胡安与其他被俘佛郎机士兵被分开看管,铁链锁在角落。胡安望着窗外后退的海岸线,脸上满是颓然 —— 泉州一战的惨败,让他彻底没了往日气焰。陆砚昭走进船舱,看着他道:“若如实招供佛郎机的阴谋,陛下或许会饶你性命;若有隐瞒,后果自负。” 胡安颤抖着点头,不敢多言。
六月初六?午时?京城通州码头
午时的阳光炽热,通州码头上早已挤满迎接的人群 —— 内侍监总管带着锦衣卫等候在此,身后百姓们踮脚张望,都想看看被俘的佛郎机统领。三艘蒸汽战船缓缓停靠,陆砚昭率先走下战船,内侍监总管快步迎上,脸上堆着笑意:“国公一路辛苦!陛下已在紫禁城等候,献俘仪式定要办得隆重!” 陆砚昭点头,侧身示意押解士兵上前,轻声道:“此次能顺利押解俘虏,多亏这些士兵日夜值守,功劳该记在他们身上。” 内侍监总管笑着应和,目光扫过整齐列队的士兵,眼中满是赞许。
沿途百姓挤在街道两侧,有的拍手欢呼,有的指着俘虏议论:“这就是侵犯泉州的洋鬼子?看这模样,肯定被打得很惨!” “陆国公太厉害了!又给大明长脸了!” 几个孩童追在队伍后,举着纸折的小船喊着:“打洋鬼子!守海疆!” 陆砚昭笑着向百姓拱手,不时转头对身旁的士兵道:“大家辛苦了,百姓们的认可,是对咱们最大的奖赏。”
未时?紫禁城午门
未时的紫禁城午门广场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 兵部尚书张鹤鸣手捋胡须,眼中满是欣慰,不时与工部尚书胡应台低声交谈;户部尚书李三才盯着神威火炮样品,手指轻敲朝笏,盘算着军工拨款;几位年轻官员围着 10 连发步枪,小声询问性能,脸上满是惊叹。
朱厚照身着明黄色龙袍,坐在午门城楼上的御座上,身旁内侍为他扇着扇子。广场两侧,军工总院工匠忙着讲解武器:“这神威火炮射程三里,比佛郎机的远两倍,上次泉州海战,三发就打沉一艘战船!” “这 10 连发步枪,不用频繁装弹,佛郎机人打一发,咱们能打十发!” 百姓们听得啧啧称奇,纷纷伸手触摸武器,满是自豪。
“陛下,陆国公到了!” 内侍高声禀报。朱厚照眼中一亮,起身走到城楼边缘 —— 陆砚昭带领队伍快步走来,玄色劲装格外醒目,他刻意走在士兵侧后方,将押解俘虏的士兵推到前方,让他们接受百官与百姓的目光。
队伍抵达广场,陆砚昭上前跪拜:“臣陆砚昭,幸不辱命,泉州海战大捷!此战能胜,全赖萧策率军冲锋、林墨清查间谍、赵小匠研发利器,还有泉州百姓鼎力相助,臣不过是统筹协调,不敢居功!另探得荷兰、西班牙商船在广东沿海异动,特来向陛下复命!” 朱厚照大笑,走下城楼扶起他:“陆兄谦逊!但统筹之功也至关重要,若不是你调度有方,哪能有这般大胜!” 百官纷纷躬身:“陛下英明!陆国公与将士们威武!”
胡安被押至朱厚照面前,眼神躲闪、双腿颤抖。“你率船队侵犯大明,勾结间谍,可知罪?” 朱厚照语气威严。胡安 “扑通” 跪倒,哭喊道:“知罪!求陛下饶命!臣愿招出所有阴谋!” 百官议论:“洋鬼子这么胆小,还敢来犯,真是自不量力!” 朱厚照冷哼:“先押入天牢,择日再审!若如实招供,可饶你性命!” 锦衣卫立刻押着胡安离去。
未时三刻?紫禁城太和殿
太和殿内檀香袅袅,封赏仪式开始。朱厚照坐在龙椅上:“泉州海战,将士奋勇、百姓同心,今日论功行赏!” 内侍展开圣旨,刚念到 “陆砚昭统筹有功,赏黄金二百两、锦缎五百匹,晋封世袭镇国公”,陆砚昭便立刻起身跪拜,语气诚恳:“陛下,臣的镇国公之位本就世袭,无需再增封!黄金与锦缎也请陛下收回,转赏给前线士兵与泉州百姓 —— 萧策率军冲锋,多处负伤;林墨清查间谍,几遇危险;老陈、张大夫等百姓更是舍命相助,他们才是此战的功臣!臣只求陛下多拨物资,支持军工研发与沿海防务,让大明海疆永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