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弥漫着青春的喧嚣和知识的浮躁。林风将电动车停在女生宿舍楼下,将一份包装精致的甜品交给叽叽喳喳的女学生,脸上挤出一个职业化的疲惫笑容。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在他苍白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身体的疼痛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不断,但更让他心神不宁的,是怀中那枚冰冷的U盘,以及脑海中那无声却压迫感十足的贷款倒计时。
【贷款余额:9840/。剩余偿还时间:21:58:11。】
他需要找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读取U盘。大学城,人多眼杂,但或许也有其优势——庞大的流动人口,相对开放的公共网络资源。
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推着车,看似漫无目的地走向校区内一座历史悠久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以其古典建筑和相对陈旧的电子设施闻名,监控死角多,是进行一些隐秘活动的理想场所。
他将电动车停在图书馆后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里被茂密的灌木丛遮挡,远离主路。他深吸一口气,如同一个普通学生般,低头走进了图书馆。
馆内光线偏暗,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灰尘的味道。他避开人流,径直走向地下二层的过期期刊阅览室。这里几乎无人问津,只有几个书架和几排老旧的公共查询电脑。
他选择了一台看起来最破旧、甚至蒙着一层灰的电脑,开机。系统是早已停止支持的旧版本,运行缓慢。这正合他意。
他插入那枚黑色的U盘。
电脑屏幕闪烁了几下,没有弹出任何常规的读取界面,而是直接黑屏,随即,一行行白色的、如同瀑布般流淌的代码占据了整个屏幕。代码流淌的速度极快,远超常人肉眼可辨的极限,但林风晋级后的动态视觉和大脑处理能力,勉强能跟上。
这不是普通的文件,这是一段经过高度加密和压缩的、包含视频、音频和文字资料的……情报包!
信息流如同洪水般涌入他的脑海,经过“流银”护臂(虽然破损,但信息处理功能尚存)的辅助解析,呈现出清晰的画面和声音:
· 片段一: 一个光线昏暗的房间,一个面容模糊、但声音带着磁性慵懒的男声(推测是“银狐”)在说话:
“……致后来者,如果你听到这段信息,说明你和我一样,识破了‘保姆’(指系统)的谎言,看到了笼子的栅栏……恭喜你,也为你默哀。”
“长话短说,‘观测者’并非单一实体,更像是一个……跨维度的官僚机构?他们的目的是筛选能在‘终焉回响’侵蚀下存续,并具有一定‘抗同化’特质的文明火种。而我们,就是被选中的‘小白鼠’。”
“‘系统’是他们投放的标准化工具,旨在‘辅助’我们成长,同时收集数据,并潜移默化地‘修剪’我们的思想,确保我们最终符合他们的‘标准’。反抗是徒劳的?不,只是成功率低得可怜。”
“重点:‘热心市民’项目,是‘观测者’在本试验场投放的‘社会化监测网络’。他们会伪装成各种社会角色,近距离观察、评估,甚至……进行一些‘温和’的干预。小心那些过于‘热心’的人,他们可能是来给你打‘镇静剂’的。”
· 片段二: 一段混乱的战斗记录,视角似乎是“银狐”的第一人称。他在一个充满未来科技感的设施中与数名装备精良的“织网者”交战,同时还要躲避来自天空的、某种无形能量的扫描和压制。他利用某种技术短暂干扰了系统(他的系统)的定位功能,才得以逃脱。
“……摆脱‘保姆’的关键,在于利用规则漏洞,或者……找到更高权限的‘钥匙’。‘观星者’的遗产是关键之一,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观测者’标准化流程的异常干扰……”
“……我找到了一种可能的方法,可以暂时‘欺骗’系统,甚至反向抽取它的能量,但需要特定的环境和媒介……资料在附件里,但需要你自己破解……”
· 片段三: 一张模糊的、不断刷新的列表,标题是【试验场E-737异常事件及候选者关联度评估】。林风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后面跟着一系列事件:“活性金属异常收容”、“前哨站密钥获取”、“数据幽灵艾拉接触”、“猎隼追杀生还”……每一项后面都有一个不断变化的“风险/价值”评分。而在列表底部,有一条用红色标记的最新记录:“候选者林风,主动传播加密信息,干扰试验场稳定,风险评估大幅提升。建议:加强监控,考虑引入‘净化协议’。”
净化协议!
林风瞳孔骤缩。这就是他发送假信息带来的直接后果!“观测者”已经将他标记为高风险目标!
就在这时,他插入U盘的电脑屏幕猛地闪烁起刺眼的红光!机箱内部传来一阵焦糊味!
【警告!检测到高强度反侵入程序!来源:未知(疑似“观测者”监督网络)!U盘启动自毁程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