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向阳县的王石安,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待了两天。家里没有军营里急促的起床号,也没有战友们操练时的口号与喧嚣。
清晨醒来,耳边只有院子里偶尔的鸡鸣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这种突如其来的宁静,反而让他有些恍惚。
同时,身边也没有了南下寻找弟弟时那种日夜兼程的紧迫和心弦紧绷的焦虑。 餐桌上不再是部队食堂里统一分发的简单伙食,而是母亲精心准备的、带着家里特有味道的饭菜。
夜晚也不再是硬邦邦的军营床铺,而是铺着家里晒过太阳、蓬松柔软的被子。这一切都让他感到熟悉又陌生,仿佛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切换。
在将家里都安顿好后,他要好好的计划一下未来。在与家里人沟通好后,独自一人准备去县城。
在自家门口不远就有车到县城,他去当兵的两年,村里修了公路,不用再走八公里,到镇上去坐车了。
到县城后,他习惯性的来到两年前奋斗的地方,走进了熟悉的向阳县一中。
校园里的梧桐树比记忆里更加粗壮,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他沿着操场慢慢走着,耳边仿佛又响起了当年的读书声和下课铃声。
在操场边的石阶上坐下,看着这个石凳,王石安的思绪飘回了高中时代。他想起周明和林晓梅,在这个地方一起探讨物理课题。
那时因为周明在高一时,从县二中转过来的,开始来的时候,天天跟着李建军和王俊一起打篮球,后来可能因受到他的影响,变得学习非常刻苦。
而林晓梅,她的成绩优异,且善良体贴。每次都能帮他分析不懂的课题,经常把自己的笔记借给他。
有次他因家事耽误了课程,林晓梅主动利用放学时间为他补课,讲解数学题时清晰的思路让他茅塞顿开。
体育课后,周明的水壶空了,林晓梅会“不小心”多打一杯水递过去。这些细微的关怀,像暗夜里的微光,温暖着那个艰难的岁月。
这些往事让他深深体会到,同窗之情之所以珍贵,在于它纯粹、无私,是青春岁月里最坚实的支撑。
那时的生活条件远不如现在,教室里冬天冷夏天热,但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
同学们会为一道难题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在考试后互相鼓励。
王石安意识到,正是那段看似艰苦的时光,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和明确的人生目标。
思考当下,弟弟王望祖已安全归来,家庭重担暂时减轻。王石安问自己:是否就此满足于现状,在县城找份安稳工作?
然而,与楚薇在深港市的并肩作战、协助警方侦破案件的经历,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自身知识的不足。
他不能再满足于眼前的一方安稳。那个未竟的大学梦,从未如此炽热地燃烧起来。
同时,楚薇对事业的执着和专业精神也激励着他。他渴望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像她一样为社会公正贡献更有力的力量。
决心已定,他要完成大学学业,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也能未来更好地保护家人,并为社会做更多事。
在校园里溜达着,一边回忆,一边思考。走过食堂,又想起林晓梅请客吃牛肉面,周明还让做事的阿姨多舀了一勺牛肉,想到这些,嘴角上扬,笑了笑。
当他正准备离开食堂时,几个领导模样的人,从学校的办公楼走下来,其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让他愣住了,竟是刚刚还在回想的、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周明。
周明夹着公文包,神色匆匆,俨然一副基层公务员的模样。
“周明!”王石安挥手打着招呼。
周明听见有人叫他,回头一看,用手指着他:“唉…安哥!”
两人重逢,既惊又喜。
周明跟一起的人说了声,遇到同学了,先去打个招呼,那人点头同意。于是向着王石安小跑了过来。
简短寒暄后,王石安得知周明在江城师范大学读大三,眼下正在县教育局实习,积累工作经验。
而林晓梅则考上了广南省的深港大学,她学的理科,两人虽偶有联系,但人生轨迹已大不相同。
周明言谈中透露出对县里教育现状的关切和一些力不从心,他半开玩笑又带着认真地对王石安说:“石安,你在外面见了大世面,以后要是有了大本事,可别忘了回来帮帮咱们家乡的孩子们。”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轻轻落在了王石安的心湖。他意识到,个人的追求与对故乡的责任感,并非两条平行线。
两人聊了一下午,最后辞别了周明,王石安坐着中巴车又回了家。
他向家人坦诚了自己想法。
父亲王老实沉默后表示支持:“家里的事有我,你弟弟也回来了,你去闯吧。”
母亲李秀莲经历了这么多事儿,已不是当年的她开口就骂。她虽然不舍,但却在为这个不是她亲生的儿子准备行装。
弟弟王望祖则将王石安拉到院子里。夜色中,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少年,眼神坚定地说:“哥,你放心去。家里有我。”
他进一步透露,自己在躲藏期间,为了收集赵三毛的罪证,曾冒险潜入其团伙控制的一个小作坊,并偷偷记下过几辆经常往来货车的车牌号和司机的样貌特征。
“这些信息我都记在脑子里了,没敢写下来。哥,等你安顿好,告诉我该交给谁,刘队长还是楚薇姐?这次,我要亲手把那些害我们的家伙绳之以法。”
王石安看着弟弟,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他紧紧握住弟弟的手。
这一刻,他清晰地感受到,弟弟已经成长为一个可以并肩作战的战友。
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他们都是可以相信的人。
帮弟弟安排好他说的事之后,紧接着联系了潭州的大学,咨询了退伍军人返校政策,并给楚薇发了信息,告诉她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楚薇回复很快,言语间是真诚的鼓励:“期待看到一个更优秀的王石安同学。”
临行前夜,王石安再次漫步到一中操场。星空下的校园宁静安详,他心中充满对过去的感恩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明白,归途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
第二天,王石安踏上了前往潭州的汽车。车窗外,故乡的景色缓缓后退;前方,是承载着梦想的大学校园。他知道,这一次,他将为梦想和自己的人生全力以赴。
喜欢小石头成长记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小石头成长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