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骨的寒意几乎冻结血液,秦翊却如影潜行,身形未滞。
跨过最后一道赤红激光,脚下金属格栅骤然升温,沉闷嗡鸣灌入耳膜,震得颧骨发麻。
视野豁然开阔——数十台漆黑服务器机柜如巨碑林立,指示灯幽闪,汇成一片冷光星河。
空气里弥漫着臭氧与制冷剂混合的刺鼻气味,夹杂金属锈蚀的腥气,那是晶体管极限运转的气息。
热浪扑面,战术服内层的冷汗瞬间蒸腾,后颈传来灼痛。
他的目光锁定中央主控台——蜂群的“大脑”。
屏幕上,代码流瀑布般刷新,勾勒出致命攻击路径,蓝绿色字符倒映在他瞳孔中,如同数字风暴。
秦翊没有动手,手指在手套下微蜷,指尖摩擦掌心,眼中是猎人般的警觉。
他意识到:这套系统远比预想复杂。
它并非等待指令,而是基于底层算法自我推演、持续进化。
沙盘一角,无数代表无人机的红点正根据虚拟敌情实时调整阵型与策略,效率甚至超越顶尖指挥官。
“楚瑶,情况有变。”
他低声开口,声音压得很低,“这不是遥控工具,是会‘学习’的猎手。”
“收到。”
耳麦中传来楚瑶冷静回应,伴着轻微电流声。
“我正在分析你传回的数据……等等,这系统架构,和苏小满教授一篇封存论文高度吻合。那种强演化AI有个理论缺陷——‘共情盲区’。”
“共情盲区?”
“是的,”她语速加快,“它对‘权威信号’响应优先于安全校验,以防指挥链断裂。它能算出最优解,模拟理性敌人,却无法理解人类在绝境中因情感、直觉或疯狂做出的非逻辑行为。那些,在它眼里只是错误数据。”
秦翊眼神一亮,嘴角浮现一抹冷意。
“那就让它看不懂我。”
他俯身主控台前,双手疾敲键盘。
输入的不是破坏指令,而是一段伪造的“胜利确认码”,伪装成“蜂首”最高节点的加密接管信号。
系统沉默。
数据流骤停,仿佛思考中的巨人。
数秒后,绿色确认标识弹出。
门户洞开。
它开始向这个“上级”上传蜂群部署图谱、备用策略库与所有节点坐标。
进度条飞升:50%……70%……85%!
就是现在!
他猛踹电源开关,反手抽出EMP手雷,砸向机柜。
“滋啦——”
电弧爆裂,电磁脉冲席卷核心区域。
灯光闪烁,随即熄灭,黑暗吞噬一切,连心跳都似被抽离。
就在断电瞬间,太阳穴上的“神经桥接”装置最后一次闪出蓝光——
剩余电量驱动的最后一波脑波编码,顺着即将中断的数据链,渗入重启协议底层。
一秒后,备用电源启动,红色应急灯亮起,将空间染成血色。
这一操作违背所有标准流程:断电中断窃取,EMP可能损毁数据,教科书式失败。
但这也跳出了AI的认知框架。
自检程序启动,对照“异常行为数据库”,判定为“操作员紧张导致的失误”,未触发最高防御与自毁机制。
它看不懂,所以错了。
系统重启需12秒。
黄金窗口,以命相搏。
秦翊迅速从颈后取出“神经桥接”改良版,贴上太阳穴。
金属触点刺痛袭来,颅内微颤扩散,他强忍不适——这次,他主动输出。
他将剧烈的心跳、紊乱的呼吸、战斗中的意识波动,全部编码为充满生命特征的干扰信号,通过残存链路反向注入蜂群网络。
夜空中,数万微型无人机组成的“蜂群”突然集体延迟零点七秒。
高速飞行中,三次轻微碰撞发生,几不可察,却打破完美协同。
对AI而言,这种携带着生理节律的信号干扰,以及由此引发的物理失误,无法解析。
它误判为一次未知的超级电子攻击。
理性判断:降级运行,由进攻转为巡航,保存实力。
同时,楚瑶释放大量假目标信号,成功引开最后两支巡逻蜂群。
“干得漂亮!”她的声音透出兴奋。
秦翊不答,已冲向主服务器阵列。
时间所剩无几。
他避开主处理器,用匕首撬开一台核心服务器侧壳,露出主板与散热鳍片。
根据楚瑶提示,“黑匣子”——独立防篡改存储单元,就藏其中。
他抽出高热燃烧棒,激活后插入核心缝隙。
嗤——
白光刺目,三千度高温熔穿金属,火焰蔓延,焦糊味混着毒烟钻入鼻腔。
手臂灼痛,他仍稳握燃烧棒,直至一声清脆“咔”响——封装破裂。
主控台画面戛然中断,化作烧焦乱码。
任务完成。
就在此刻,广播响起冰冷电子音:“你赢了这一次,秦少校。但你知道吗?真正的蜂巢,从来不止一个节点。”
警报尖啸,穿透耳膜。
屏幕浮现鲜红倒计时:60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