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又一记晴天霹雳,狠狠劈在了刚刚遭受重创的南京朝廷头顶!
朱慈烺猛地从座位上站起,一把抓过那封密报,飞快地扫视着上面的内容。他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历史的车轮,终究还是沿着既定轨迹,碾出了这最凶险、最复杂的一步!李自成尚未彻底消化北京的战果,关外蛰伏的猛虎,已趁着中原板荡的空隙,携着八旗精锐破关而入——这盘棋局,瞬间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绝境!
“多尔衮……吴三桂……”朱慈烺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胸中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情绪——是对吴三桂叛国降敌的滔天愤怒,是对历史惯性难违的无力,亦或是那丝早已预料到最坏结果的冰冷,交织在一起,压得人喘不过气。
史可法与孙传庭瞬间脸色大变,连呼吸都滞了半拍。他们比朱慈烺更清楚关外清军的战力——那是在辽东与大明精锐边军鏖战数十年、越打越强的虎狼之师!李自成的流寇虽人数众多,却多是乌合之众;而清军,是组织严密、装备精良、战术成熟的真正强敌!这一下,中原不仅有闯逆之祸,更添了外族入关的灭顶威胁。
“闯贼方踞京师,立足未稳,清虏又至……这,这真是天亡我大明吗?”史可法声音发颤,脸上血色尽褪。
孙传庭则猛地咳嗽起来,半晌才喘着粗气道:“殿下!此乃危局,亦或是……转机?”
朱慈烺缓缓抬起头,眼中的震惊与波动已迅速被一种极致的冷静取代,连周身的气息都沉了下来。他迈步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指尖落在山海关的标记上,目光死死盯住那处,又缓缓扫过北京周边——那片即将沦为明、顺、清三方势力绞杀的血色战场。
“督师所言不错。”朱慈烺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清虏入关,于我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危局,亦是千载难逢的转机!”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灼灼如炬,直直看向史可法与孙传庭:“李自成与多尔衮,一山不容二虎!这北京周边的地盘,他们绝无共处之理!无论最终谁胜谁负,这场龙争虎斗下来,双方都必将元气大伤!”
“我们的机会,就在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朱慈烺的手指重重砸在地图上南京的标记处,声音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决断,“趁着他们在北方杀得难解难分、无暇南顾,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整合江南物力,抓紧练成新军,全力打造火器利器!等熬过这阵子,要么坐收他们内耗的渔利,要么便趁虚挥师北伐,收复失地!”
他的思路清晰而冷酷,将错综复杂的危局,瞬间剖析得明明白白。
“史卿!”
“即刻以监国名义,再发一道檄文!”朱慈烺语气铿锵,字句斩截,“要昭告天下,把建虏趁中原板荡、明火执仗打劫,妄图窃据华夏的野心彻底撕开!还要明说——天下兵马,无论此前立场如何,凡愿举旗抗清者,皆为本王的王师友军!另外,传谕各部,从今日起,将闯逆与建虏,一同列为祸国殃民的国贼,誓要共讨之!”
“孙督师!”
“臣在!”
“武英营操练,必须再加紧!”朱慈烺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传本王令,告诉营中每一个将士——我们要面对的,从来不止是李自成的闯贼,还有关外虎视眈眈、更凶残的建虏!想守住江南,想活下去,想为先帝报仇,想护得家国不被外族践踏,唯有让自己的刀更快、枪更准、阵更坚,让自己变得比任何敌人都强!”
“王公公!”
“奴婢在!”
“给江北四镇即刻去信!”朱慈烺语气冷硬,没半分迂回,“不必再跟他们空谈大义,直接把话挑明——建虏已破山海关入关!若让建虏或闯贼过了长江,他们这些拥兵自重的军阀,第一个死无葬身之地!” 他稍作停顿,眼中闪过一丝权衡:“想保住自己的地盘、富贵,就立刻整军备战,老老实实听从南京号令!另外,信里给他们许好处——钱粮、器械优先拨付,告诉他们,南京格物院造的新式火铳,谁肯出力抗敌,就优先给谁供!”
一条条指令,裹挟着对时局的精准判断与毫不拖沓的决断,从武英殿迅速发出,递往江南各省、新军营地与江北四镇。原本因清军入关消息,可能在朝堂与军中蔓延的恐慌,在朱慈烺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应对下,被强行掐灭苗头,转而化作一股更强烈的紧迫感——人人都清楚,此刻的每一分迟疑,都可能让江南沦为下一片战火焦土。
武英殿内,灯火再次彻夜不熄。
朱慈烺心中再清楚不过,从清军破关、吴三桂降清的这一刻起,他要面对的便不再是李自成这一个敌人——而是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多尔衮的八旗军,这两个同样凶残、同样强大的对手。大明的存续命脉,江南的安危未来,乃至华夏文明的延续国运,已然尽数系于他这艘在乱世惊涛骇浪中,艰难向前的孤舟之上。
他走到殿外,仰望星空。夜色深沉,不见月色,唯有几颗寒星,在遥远的天幕上闪烁着微弱而坚定的光芒。
前路,注定布满荆棘与血火。但他已别无选择,唯有砥柱中流,迎风破浪。
喜欢日曜南明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日曜南明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