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洲和肖芷涵荣归故里,并且在家属院引起了这么大的动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家乡的亲戚圈里传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顾家的门槛,几乎都要被踏破了。
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各种亲戚,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上门来“看望”。
有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的,比如张桂芬的几个姐妹,拉着肖芷涵的手,问长问短,眼里的关切做不得假。
但更多的,是那些曾经对他们爱答不理,甚至有些看不起的远房亲戚。
如今,他们一个个都换上了最热情的笑脸,嘴里说着最动听的奉承话。
“哎呀,桂芬姐,你可真是好福气啊!”
“你看你这儿媳妇,长得跟仙女似的,还是首都的大学生,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还有言洲,这么年轻就是营级干部了,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张桂芬对这些人的嘴脸,心里跟明镜似的。
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她也只能客气地应酬着,给他们端茶倒水,拿出最好的糖果招待。
肖芷涵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微笑着听着,不多说一句话。
她见过太多的人情冷暖,对这种场面,早已见怪不怪。
顾言洲更是懒得应付,找了个借口,就和高健他们出去“谈工作”了。
在所有上门的亲戚中,最让张桂芬头疼的,是她的娘家嫂子,一个叫李翠芳的女人。
李翠芳人长得尖嘴猴腮,一双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透着精明和算计。
她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张桂芬嫁到了城里,而自己只能守在农村,心里一直不平衡,明里暗里,没少给张桂芬使绊子。
这天下午,李翠芳就带着她那个宝贝儿子,大摇大摆地来了。
她一进门,眼睛就四处打量,像是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当她的目光,落在肖芷涵身上时,闪过嫉妒。
“哎呦,这就是言洲的媳妇吧?”
李翠芳拉长了声音,审视着她。
“长得是挺俊的,就是太瘦了点,怕是不好生养哦。”
她这话一出口,屋子里的气氛顿时就有些尴尬。
张桂芬的脸沉了下来。
肖芷涵的脸上依旧微笑着,仿佛没有听出她话里的恶意。
“婶子说笑了,我现在还在上学,不着急要孩子。”
肖芷涵回答。
李翠芳“哼”了一声,没讨到便宜,便把话题转向了自家儿子。
“我们家强子啊,也快要结婚了。”
她一脸骄傲地,拍了拍身边那个五大三粗的儿子。
“对方可是城里人,在纺织厂上班的,还是正式工呢!”
“那姑娘家说了,结婚的时候,‘三转一响’,一样都不能少!”
李翠芳特意把“三转一响”四个字,咬得特别重。
在那个年代,这可是衡量一个家庭实力的最高标准。
“我们家为了给强子娶媳妇,可是下了血本了。”
“光是彩礼,就给了八百八十八,图个吉利!”
李翠芳说着,得意地瞥了一眼张桂芬和肖芷涵。
那眼神里的炫耀,简直要溢出来了。
她觉得,自己这一下,肯定把她们给比下去了。
你儿媳妇是大学生又怎么样?还不是个农村出来的?
能跟我这个有城市户口、还是正式工的未来儿媳妇比吗?
张桂芬被她气得,端着茶杯的手都有些抖。
她正想开口反驳,却被肖芷涵用眼神制止了。
肖芷涵站起身,给李翠芳的茶杯里续上了热水。
她微笑着说:“那可真是恭喜婶子了,强子哥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是他的福气。”
“就是,这彩礼可真不低啊,婶子家底就是厚实。”
肖芷涵的话,听起来像是在夸奖,却让李翠芳感觉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她准备好的一肚子炫耀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了。
李翠芳不死心,又把矛头对准了肖芷涵。
“芷涵啊,你也是农村出来的,你应该知道,一个城市户口有多重要。”
“以后啊,你可得好好跟言洲过日子,别给他丢人。”
“我们农村人,到了城里,可不能让人看扁了。”
她这番话,看似是“好心”的提点,实际上,却是在暗暗地贬低肖芷涵的出身。
张桂芬的火气,再也压不住了。
她“啪”的一声,把茶杯重重地放在了桌子上。
“我说嫂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桂芬冷着脸说。
“我们家芷涵,怎么就给我儿子丢人了?”
“她可是凭自己的本事,考上的首都大学!是全市的文科状元!”
“你那个未来儿媳妇,是正式工不假,她能考上大学吗?她认识几个字啊?”
张桂芬的话像连珠炮一样,打得李翠芳措手不及。
李翠芳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她结结巴巴地想要辩解。
张桂芬却不给她机会,继续说道:“还有,我们家言洲,现在已经是营级干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