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邯郸烽火映血痣 咸阳暗流涌杀机
邯郸城外的墨家据点藏在一片茂密的桑林里,夯土筑成的围墙不高,却在墙头埋满了削尖的竹刺,这是墨家弟子根据陈墨当年设计的都江堰防御工事改良的简易壁垒。此刻,围墙外火把通明,郭开的私兵正用撞木猛撞大门,“咚咚”的巨响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赵姬抱着嬴政缩在据点深处的密室里,孩子睡得很沉,眉头却微微皱着,像是在做什么不安稳的梦。她的手指一遍遍摩挲着嬴政眉心的血痣,那点暗红在油灯下泛着奇异的光泽——三个月前,陈墨派人送来的密信里说,这血痣是“文枢之象”,若遇危难,可凭此向赵国的墨者求助。可现在,求助的信号早已发出,援军却迟迟未到。
“夫人,东门快守不住了!”一个浑身是血的墨家弟子撞开密室的门,他左臂中了一箭,箭杆上还插着半片甲叶,“郭开的人用火箭烧了门楼,兄弟们快撑不住了!”
赵姬的心猛地一沉。她虽久居深宅,却也知道“火箭烧门楼”意味着什么——那是破城的征兆。她想起方才收到的那封“陈墨亲笔信”,信上的字迹确实像极了陈墨平日的笔锋,只是末尾那个墨者标记,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当年在邯郸为质时,她见过陈墨给异人写的信,标记的尖角是朝左的,可这封信上的尖角却朝右。
“那封信……”赵姬的声音带着颤抖,“会不会有问题?”
墨家弟子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夫人是说……信是假的?难怪我们按信上的时间在东南角楼等接应,等来的却是郭开的伏兵!”他懊恼地一拳砸在墙上,“都怪弟子们大意,没细看那标记!”
密室的门被撞得“哐哐”响,外面传来郭开亲信的喊话:“赵姬!快把嬴政交出来!相邦有令,只要你乖乖听话,保你母子不死,还能送你们回秦国享荣华富贵!”
“荣华富贵?”赵姬冷笑一声,将嬴政往怀里紧了紧,“郭开那奸贼的话也能信?他当年为了讨好秦昭王,连自己的亲妹妹都能送给匈奴,如今不过是想拿我们母子去换吕不韦的赏赐!”她转向墨家弟子,眼神突然变得坚定,“告诉外面的兄弟,死守!就算拼到最后一人,也不能让他们伤了政儿!”
墨家弟子重重点头,转身要走,却被赵姬叫住:“等等!把这个带上!”她解下腰间的玉佩,那是块上好的和田玉,雕着一只玄鸟,是当年异人在邯郸为她求的定情物,“这是异人亲手雕的,你带几个兄弟从密道走,去找公子嘉的人——他在代地屯兵,与郭开势不两立,或许会念在同是赵氏宗亲的份上,出手相助。”
“夫人!”墨家弟子眼眶通红,“要走一起走!密道只能容一人通过,我们怎能丢下您和公子?”
“别废话!”赵姬将玉佩塞进他手里,推了他一把,“政儿是大秦的王孙,不能有事!你们保住他,就是保住异人最后的希望!快!”
密室的门再次关上时,赵姬听见外面传来惨烈的厮杀声,还有人在喊“墨者死战”。她抱着嬴政,背靠着冰冷的土墙,忽然想起异人当年在邯郸为质时,曾对她说:“赵女多刚烈,你若生在乱世,定是能扛事的女子。”那时她只当是情话,此刻才明白,所谓刚烈,不过是被逼到绝境时,为了护住想护的人,不得不生出的铠甲。
郭开的私兵终于撞开了大门,潮水般涌进据点。领头的是个独眼将军,正是白日里在密道中引陈墨入套的黑衣人,此刻他摘下了面罩,脸上的刀疤在火光中扭曲如蛇:“搜!给我仔细搜!找到那女人和孩子,赏黄金百两!”
墨家弟子们退守到第二道防线——那是一间堆满桑皮纸的工坊,纸浆桶被打翻在地,粘稠的纸浆混着血水,让地面滑如泥泞。一个年轻弟子抓起案上的刻刀,朝着冲在最前面的私兵掷去,刀光闪过,那人惨叫着倒下,却立刻有更多人踩着他的尸体涌上来。
“点燃火油!”工坊深处传来一声断喝,是据点的首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墨者。他手里握着一把青铜剑,剑刃上布满缺口,却仍稳稳地指着门口,“墨家子弟,死不投降!”
火油顺着纸浆流淌,遇火瞬间燃起熊熊烈焰,将半个夜空都染成了红色。私兵们被火势逼退,独眼将军在外面暴跳如雷:“一群蠢货!放火箭!把房子烧了,我看他们往哪躲!”
烈焰舔舐着屋顶的茅草,噼啪作响。赵姬所在的密室开始发烫,缝隙里渗进刺鼻的烟味。嬴政被呛得咳嗽起来,睁开眼,黑白分明的眸子里没有丝毫惧色,反而伸出小手,指着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地图——那是陈墨派人送来的邯郸周边地形图,上面用秦篆标注着山川河流。
“娘,火。”嬴政的声音奶声奶气,却异常清晰。
赵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突然发现地图角落标注着一个极小的“泉”字,旁边还画着个类似水瓢的符号。她心头一动,想起老墨者说过,这密室是当年墨家为了躲避赵肃侯搜捕而建的,里面有暗渠通向外面的山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