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晏回忆起前世的事情来。
前世三年后,姚聪和人在青楼争花魁大打出手,将人杀死,从而引起青楼大乱,死伤几十人,还伤及青楼门前的无辜百姓。
此事在皇城引起民众愤慨,姚聪被处死,唐国公也因此受牵连,丢了世袭爵位。
前世,李晏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件事,认为姚聪活该。
也不同情唐国公。
可是现在,李晏不得不多想一些。
李晏多想是因为前世姚聪一事后不久,又发生了不少事。
唐国公府被削夺世袭爵位后,大苑国进犯万华国,朝廷派萧清河、薛绍率军增援北境。
最终,在驻守北境的姚将军和萧清河等人的合力下,万华国将大苑国击退。
而姚将军正是唐国公府世子。
事后,姚将军因功封了爵,但再也不是有丹书铁劵、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
唐国公府才刚被削爵,大苑国就进犯万华国,真这么凑巧吗?
还有……
假若不是姚聪的事情闹大引起了民愤,一个世袭国公府也不至于被削爵吧?
前世姚聪杀人一事肯定有人在背后操纵,目的就是想削了唐国公府的世袭爵位。
只是最终目的究竟是冲着唐国公府的世袭爵位还是驻守北境的姚将军,那就不好说了。
想到这里,李晏装做玩笑的样子问高云鹤:
“你说,姚聪这样混账,会不会有一天影响到唐国公府的爵位?”
“除非叛国、谋反这等大罪,世袭爵位没那么好削的吧?
要知道,唐国公府可是开国元勋,有丹书铁券。
再说,姚世子还在北境驻守。”
是啊!
先不说唐国公府有丹书铁券,可以用丹书铁券来抵消姚聪的罪责,就是有万华国的“八议之律”在,享有特权的唐国公也不至于被削了爵位!
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操纵!
只是这个操纵之人是谁?李晏就猜不准了。
李晏真后悔她前世一直陷在情情爱爱中,没有多注意朝政之事,就连唐国公府被削爵也没察觉出异常来。
前世琼皇肯定是察觉出异常了,但她也没有保唐国公,是保不住还是不想保?
前世因为李晏不着调,不喜朝政之事,在时燕纤的挑拨下还排斥琼皇,导致琼皇什么朝政大事都不和李晏商量。
以至于李晏现在两眼一抹黑。
不过从现在开始多关心朝政大事,多和琼皇学习也不晚。
想到这里,李晏问萧清河:
“萧将军,你在西北多年,对西北和北方局势怎么看?”
萧清河没有忽略李晏听到“唐国公”和“姚聪”时的异样,但他猜不出是因为什么?
见李晏问他,萧清河缓缓道来:
“西曜国的经济虽然不如万华国和东安国,但西曜国的战力却是五国中最强的,尤其是他们的铁骑。
而且西曜国好战,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是万华国的心腹大患。
大苑国以游牧为生,虽然人人都会骑马,但也像一盘散沙,按理说对万华国的威胁不大。
不过……”
说到这里,萧清河停住没说。
“我们只是闲聊,将军不要有顾虑。”
萧清河跪下:“臣有罪。”
李晏站起上前扶起萧清河:“先说事,真有罪再请罪也不迟。”
萧清河没有站起,低头道:
“去年,臣进入大苑国谈一笔生意,臣发现大苑国比起以前强盛不少,尤其是大月部落,颇有一番气象。
臣在大苑国还见到了不少西曜国人。”
李晏知道萧清河为什么请罪了。
萧清河是西北守将,正常情况下是不能前往其他国家的,可他却去了。
去的还不是他们防守的西曜国,而是大苑国。
不过萧清河肯定不是私自前往,而是奉的镇西大将军之令。
目的与军饷有关。
毕竟朝廷经费有限,拨付的军饷只能保证士兵的基本生活,想让士兵过得好些,各地军队往往会另想办法。
前世,就有人参奏萧清河私自和大苑国做马匹生意,最后萧清河拿出账本,证明走私马匹所赚的钱都用来填补军饷的不足,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
萧清河刚才虽然没说他去大苑国做什么生意?李晏猜测应该就是马匹生意。
毕竟大苑国除了马匹、也没其他生意好做。
前世琼皇都没有计较,这一世李晏还要用萧清河,更不会在这个时候计较。
李晏回到石凳上坐下,自语:
“大月部落?”
萧清河以为李晏不知道大月部落,解释给她听:
“大月部落是大苑国最强的部落,大苑国国主就是大月部落的首领。”
李晏知道大月部落。
哪怕是前世十五岁的李晏也知道大月部落。
毕竟李晏身为皇太女,几岁就跟着太子太傅读书。
太子太傅自然要给李晏讲述五国形势。
刚才那句“大月部落”只是为了不追究萧清河前往大苑国的过错才反问了一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