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港的卸货场面热火朝天起来,
这时候船上下来的老头儿说话了:
“既然我们的货没什么问题,贵方需要准备的古董也该到位了吧?”
大领导等的就是这句话,立马把人邀请到附近的一处仓库。
老头儿在男人扶持下快步入内,迎面就是大量的胡乱摆放的家具。
“咳,贵方通知的太过仓促,我们准备得有些不充分,只能把就近的两个信托商店,包括这两个商店的所有库存,都搬过来了。
您老人家看看吧,如果没有入眼的,我们再想办法。”
……身位摆得很低,一来是对老人的尊敬,二来则是那个作价十倍着实让人觉得不靠谱,不过考虑到对面的初衷是捐赠,想想人家一开始就没想着拿东西,大家这才心里踏实了点。
老人稳步向前,没走两步就停了下来,手指着一个方向跟身边人道:
“那边底下有根方木,拿过来我看看。”
身边人转向龙国工作人员征询意见,人群中有个年轻人快走两步就把那根木头抽出,送了过来。
“唔,金丝楠,这个品质的每公斤一百块,十倍的话就是一千。
其它家具损坏的按斤来算,市场价五十块,十倍就是五百。
完好无损的作价一百每斤,十倍就是一千……”
话音未落,人群中有人“噗通……”一声,跌了一跤……
老人抬眼看了一眼,继续说道:“我说的是斤,五百克,不是公斤……”
“噗通……”又有人跌倒……
大领导心情复杂,
‘看看,这才是爱国人士啊……’
众人开始忙碌,老人一边报价,身后两人一边记账,整个流程行云流水……
“近代画作,这人应该还在世,尺寸还可以,这种东西可以作价百倍,……三千……不过同一个人的这种作品泛滥的话可就有点影响价格了,定个量吧,只要一百件。
书法作品,也不错,两千……作者在世的话也定量要一百件。
明代的藏书,孤本,每本两千。
哎呦,竟然有永乐大典,不错不错,还是医学篇,一万一本。
瓷器,大开门儿,两千。
……”
过去了不到两个小时,跟在老人身后的女人说话了:
“1370万整,够了……”
老人点点头,抬眼看向大领导。
“封存吧,下一次运粮过来的时候装船。”
大领导看着空地上码放着的那些东西,右手忍无可忍地在脑门上挠了两下,
‘这就够了?还不到整个仓库的一半,大部分还被那些不起眼的家具占据,有的还都残破不堪。
八万吨粮食?……足够养活二十六万多人一年的粮食……’
在场的年轻人听到这就够了,搬运东西的手都已经开始哆嗦了,同胞们真的是太好了,太厚道了……
一切搞定已经是第三天,主要是船上的粮食卸载浪费了太多时间,三百多个战士一天一个下来已经累到脱了力,武装部领导又紧急调来一批人轮换上场,终于在第三天傍晚的时候卸完了八万吨粮食。
送老头登船的时候龙国方面见到了“曙光号”的主人。
“你们好,我是这艘船以及它背后公司的主人那宝凤,对于能帮到祖国这件事我很荣幸,……”
那宝凤是主动要求下船来的,她的原话是这样的:
“我得有自己的态度和担当,否则我恐怕无法胜任赵先生给我的工作。”
……
看着远去的“曙光号”货轮,码头上相送的人站了很久很久。
“你确定他们说的是还会再运最少五十船回来?”
大领导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低声询问自己的副手。
“的确是这样说的……”
副手回话。
“是个艰巨的任务啊……报上去吧,想办法保护好他们的人身安全,一定不能让他们出什么意外,否则心里难安啊。”大领导叹息说道。
……
有那宝凤在“曙光号”上,赵衍可就不敢随意搬运这艘船了,只能任由他们自行行驶前往红空,已经有了能拿出手的身份,就不用再躲躲藏藏,赵衍连同船上的船员一起划归到那宝凤的“曙光航运”。
……
六月的红空,炎热潮湿,台风降雨轮番上阵,来自苦寒之地的伊莲娜不但没有丝毫不适反而乐在其中,这其中生意的顺风顺水带来的好心情也占了很大比重。
此时的伊莲娜刚从位于皇后大道的一处写字楼出来,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霍普斯家族的纺织厂第三期工厂已经开始投产,这座工厂让霍普斯家族的纺织厂的产能翻了一倍。
这导致伊莲娜的服装厂成本再降三成,成衣质量反而又提升了两成,一饮一啄间这个月的利润已经到了一个让她眩晕的数字,真期待爱人“们”看到这个数字的表情,想到这里的伊莲娜走路都开始蹦蹦跳跳起来。
忽然身后伸出一只手轻轻拍在伊莲娜的左肩,姑娘一个激灵就想尖叫召唤保镖,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传入耳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