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百姓可没这么多心思,喝彩声、惊叹声此起彼伏。柴大官人真天神下凡好生了得的赞叹不绝于耳。他们本是来看杀头的,哪曾想竟目睹白衣柴皓大闹法场,先钉死大将又摔杀猛将,比说书先生讲的万军取首还要精彩!
可谁又知道,这场传奇才刚拉开序幕。
赵佶面色铁青立在城头,文武百官都能听见他粗重的喘息。这位天子此刻憋闷至极——本想借宋江立威,反被柴皓当众折了颜面。堂堂九五至尊,竟奈何不得一个反贼在皇城脚下逞凶!
此时林冲等将领已率羽林军赶到,与柴皓汇合。法场那边,李俊等人也杀散禁军前来接应。
反贼势大,传令城外各军全力围剿!赵佶咬牙握拳,主将畏战连坐,士卒后退者斩!今日必要诛杀此獠!
陛下三思!有臣子急谏,柴皓勇猛难当,强攻只会徒增将士伤亡......
老奴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除掉反贼柴皓!
赵佶身旁,一名身穿道袍的无须老者忽然开口。
此人并非道士,而是太监。只因赵佶痴迷修道,常以道君皇帝自居,身边太监也纷纷效仿,穿起了道袍。
这老太监名叫梁师成,深得赵佶信任,善于察言观色,处事圆滑,极受宠信。
当年蔡京、童贯等人,也是靠梁师成的引荐才得以重用。
因此,梁师成被世人称作“隐相”——虽藏身深宫,却能左右朝政,执掌大权!
梁师成献计,并非出于忠心,而是因为上四军中有不少将领是他的门生,平日对他多有孝敬。
若赵佶下令强攻,这些人必将死伤惨重,梁师成便会失去许多摇钱树。
“爱卿有何妙计?”
赵佶不知梁师成的盘算,以为他忠心为国,顿时面露喜色。
“陛下,御前带御器械石彦明,弓马娴熟,能开三百斤强弓,二百步外仍可射杀敌寇!”
“陛下不妨以激将法引柴皓近前,待他行至二百步外,再命石彦明放箭,必能取其性命!”
“柴皓若不敢应战,即便再勇猛,也会被天下人耻笑!”
赵佶捋须点头:“果然妙计,就依爱卿之言!”
随即,他看向石彦明道:“若能射杀柴皓,朕必有重赏!”
“臣遵旨!”
石彦明手握长弓,跪地领命。
御前带御器械,乃大宋皇帝的贴身侍卫,仅有六人,皆官居六品。
入选者需武艺超群、相貌堂堂,且能开两石而石彦明,正是六人之中箭术最强者!
寻常射手,百步之外已难保准头,能百步穿杨者已是罕见。
石彦明却能用三百斤强弓,二百步外射穿柳叶,远超普通步弓的极限!
若让他抓住机会,柴皓必死无疑!
赵佶随即传令:“捧日军等诸军退后!让柴皓近前两百步,朕要与他对话!”
说罢,他望向柴皓方向,高声喝道:“柴皓,你可敢应战!”
这就是激将法!
四百步外的刑场边,柴皓冷冷一笑。
如此拙劣的激将计谋,明眼人一看便知。
但他却佯装不知,在众目睽睽之下催马向前,途中收回了那杆苍龙曜日枪。
身后羽林军及李俊、何成等人紧随其后。
此刻阵势,倒像是柴皓率军围城,要攻破汴梁一般。
柴皓在此,赵家天子有何指教!
距城二百步处,柴皓勒住战马,长枪直指城楼上的赵佶。
赵佶龙目骤冷,感到尊严被严重冒犯。
他一边用余光示意带御器械石彦明,一边威严喝道:我大宋待你柴氏不薄,你柴皓不思报效皇恩,为何 !
柴皓闻言,仿佛听见天大笑话,厉声道:当年我大周 皇帝,待你祖上赵匡胤何等厚待!我倒要问问,你赵家先祖为何要篡我柴氏江山!
问你赵家先祖,为何要夺我柴家天下!
陈桥门外,柴皓横枪立马,直斥城头的赵佶,顿时让这位天子面色铁青。
他原想借梁师成之计,激柴皓近前,好摆出天子怒斥反贼的架势,在汴梁军民面前挽回颜面。
却万万没料到,一时疏忽竟忘了柴皓的身份——
这可是大周柴氏嫡系血脉!
赵宋的江山,正是他祖上从柴氏孤儿寡母手中夺来的。
柴皓这一声质问,顿时让赵佶哑口无言,懊悔不该出这个风头。
御史中丞张邦昌急忙出列解围:我朝太祖乃天上火龙转世,奉天承运!当年柴氏气数已尽,大宋代周乃是天命所归!如今你柴氏作乱,实属逆天而行,乱臣贼子!
这番急智之言既维护了天子威严,又以天命论巩固赵宋正统,令赵佶微微颔首,向张邦昌投去赞许目光。
天子带着轻蔑望向城下的柴皓,暗自思忖:看你这反贼还能如何狡辩!
柴皓见状却笑了。
要比口舌之利?
只怕满朝文武加起来都不是对手——
毕竟大宋的底细,他最清楚不过。
“天命?
你赵家也配妄称天命!
当年五代纷乱,我大周 皇帝雄才大略,志在扫平天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