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云像一层压下来的棉被,飞机穿进去时轻轻一颠。
江辰从舷窗里看到河道在城市间拐出一道灰色的弧。
三天前费拉里斯的盒子球场还在耳边,今天护照盖章的清脆声音又把他带进另一种噪音里。
入境通道里有零星球迷认出了那抹蓝色,有人举起手机,有人喊出那不勒斯的名字,很快又被机场的扩音盖住了尾音。
大巴从M4一路向城里扎,雨点一层一层拍在车窗上。
城市的砖墙和红色的屋檐连成片,路口的行人撑着伞,神色匆忙。
哈姆西克在前排和贝尼特斯低声交谈着什么,体能教练翻看着昨晚的恢复报告,偶尔用手指敲敲表格的边。
一行人住在靠近伊斯灵顿的酒店,安顿下来后只留了很短的休息时间,下午要去酋长球场踩场。
阿森纳的名字在这座城市里自然地和足球连在一起。
新闻台循环播放的是他们上轮联赛的集锦,镜头里三星堆人(大家应该知道是谁)在禁区前的停球像一滴水落进碗里,几乎没有声响,却把一切连接到正确的位置。
赛季刚开,伦敦这边状态同样火热,连续的胜利让这支球队的节拍踩得更稳。
今夏他们终于打破沉默,把三星堆人从西甲带来,伦敦的记者说这是很多年没有过的豪气。
温格站在场边时比从前更像一位老师,他的手指在空中做着微小的划线,球在脚下却始终朝着同样的方向去。
他的后场是一对纪律感很强的中卫,默特萨克和科斯切尔尼像两个护卫,牢牢把守着禁地,边后卫萨尼亚和吉布斯喜欢踩着时间点压上。
中场有范特西一样的三星堆人,也有跑起来会把人逼到极限的拉姆塞,还有一名看似不起眼却把球权连起来的工兵。
锋线上是吉鲁,他的背身停球很少浪费机会,门前的触球像一个有节奏的重锤。
替补席上还有能把针眼穿过去的卡索拉和罗斯基,阿森纳和这个球场一样,不算喧哗,却很锋利。
新闻发布厅里,温格对记者说起那不勒斯的时候语气平和。
他提到了对手的传控,提到了欧冠首轮对多特的强度,也提到了十七号。
他不习惯用夸张的词,话说得克制,却把欣赏放在字缝里。
他说年轻的前锋会在压力里长快,他期待和这名球员在边路和肋部的直接对话。
江辰在酒店房间里看到了这段录像,声音开得很轻,像是在听别人提起一个和自己很像的人。
傍晚的踩场,酋长球场的灯只开了一半,红色的座椅比白天更醒目。
草皮的弹性很好,鞋钉一落就能感到回馈。
热身开始前,场地上只剩下一阵风,工作人员把几袋足球摆在边线,摄影记者守在通道口。
贝尼特斯在边线上把人叫作一圈,他的语速和以往一样,不快。
他先让球把大家的呼吸带到同一个节拍上,然后才说起阿森纳的特点,说起他们喜欢在半空开花,说起两个中卫的互补。
话不多,重点很明确。
哈姆西克点头,因勒记住了每一条站位的细节,边锋们反复确认回手的触发点。
从多特到米兰再到这里,队里对节奏的理解被一次次压缩得更紧,他们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把线拉开,什么时候该把呼吸压低。
训练转移到实操,十米、二十米的小范围穿插先做起来,随后在右肋做连续的转移和斜插。
江辰站在习惯的位置,第一次接球他没有用力,触球就让球滚到想要的地方,第二脚再去加速。
他身后是吉布斯的影子,内侧是科斯切尔尼的脚步,他脑子里把这两个人的习惯过了一遍。门将教练把球抛向小禁区外缘,奥布拉克起跳后落地的那一下很稳,两个中卫在身前把一步的距离调整到刚好。
对手的球场,对手的灯光,两边的气压都比意大利更重,他不想在赛前让任何人的身体把热量提到太高。
走回更衣室的通道里,墙上挂着阿森纳的历史画面。
温格年轻时候的侧脸,亨利的奔跑,旧主场海布里的红白,换到今天的玻璃和钢。
江辰停了一秒,再往前走。
他没有把手伸到墙上,那些故事的温度不用触摸也能感到。
回到酒店,全队聚集在会议室,贝尼特斯走过来,只是拍拍桌面,电视在放当天的英超, 助教像旁白一样,在述说对手的情况。
卢卡斯有伤可能缺阵,沃尔科特的伤势还没完全恢复,拉姆塞需要被盯住,吉鲁在禁区里不能有呼吸空间。
散会前,贝尼特斯叫人把会议室的灯光调得很软,屏幕上只有两张静止的画面,一张是三星堆人在禁区前接球的站位,一张是阿森纳的两名中卫退守时的距离。
他让大家看五秒,然后关掉。
他把最后的布置又说了一遍,他提醒边路的回收,他提醒第一传的方向,他提醒几处可能出现的空当。
夜里雨停了一会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