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昼的阳光还未完全沉入地平线,金色的余晖将雪原染成一片暖橙,高小凤的私人加密电话却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国内特办-老陈”字样,让她心头莫名一紧。老陈是她在国内政法系统的旧识,一向沉稳,若非急事绝不会在这个时间点联系。她示意安娜和祁同伟稍等,快步走到观景台角落,用防寒服的帽子挡住风口,按下接听键。
听筒里传来老陈刻意压低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高总,出事了。今早发改委资源局的王副局长在部务会上突然发难,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同凤的北极和南极项目。他说‘北极项目投入过大,已经挤占了国内西部矿区的开发资金’,还说‘中国在极地治理上过于高调,容易激化与欧美国家的矛盾,不符合当前外交大局’,最后直接要求暂停南极项目50亿专项贷款的审批流程,理由是‘资金使用缺乏国内收益支撑’。”
高小凤握着电话的手指微微收紧,指尖的寒意透过听筒直抵心口。她太清楚王副局长的底细——此人从十年前就在资源系统任职,靠着钻政策空子、收受贿赂一步步爬到副局长位置,去年同凤推动中欧新能源标准互认时,他就曾以“标准对接需多部门论证”为由拖延审批,后来还是钟小艾在核查项目资金流向时,意外发现他收受某欧洲车企好处的证据,悄悄递到纪检委,才倒逼他不敢再从中作梗。这次他突然跳出来针对极地项目,绝不是临时起意,背后一定有ABC国的影子在推波助澜。
“老陈,王副局长有没有拿出具体的‘资金挤占’证据?比如数据报告、政策依据之类的?”高小凤的声音保持着刻意的平静,大脑却在飞速运转——王副局长敢在部务会上公开发难,必然准备了“看似合理”的借口,若不能先破掉这个借口,贸然反击只会落入他“为国际项目不顾国内”的舆论陷阱。
“他拿了份打印得模模糊糊的《全球资源治理专项基金使用统计报告》,说北极项目已经用掉了基金30%的额度,却只字不提这笔基金本身就是国家专门为国际资源合作设立的,不涉及国内开发资金;还说南极项目的50亿贷款‘只谈资源回收,没明确如何反哺国内产业’,不符合‘资金优先服务国内发展’的原则。”老陈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刚通过内部渠道查到,王副局长上周三私下见了ABC国驻华使馆的商务参赞,地点在朝阳公园附近的一家私人会所,具体谈了什么不清楚,但参赞离开时,他的秘书拎了个明显装着东西的黑色手提袋——十有八九是ABC国给的好处,想让他卡住你们的项目。”
挂了电话,高小凤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转身走回众人身边时,脸上已恢复如常,但钟小艾还是敏锐地察觉到她眼底一闪而过的凝重,凑过来低声问:“是不是国内出了问题?看你的神色不对劲。”
高小凤点头,将王副局长在部务会上发难的事简要说明,连带着他与ABC国参赞私下接触的细节也一并告知。祁同伟听完当即皱起眉,手掌重重拍在观景台的栏杆上,积雪被震得簌簌掉落:“又是这个王副局长!上次他拖延中欧标准互认,这次又想卡南极项目的贷款,分明是把国家利益当筹码,给ABC国当走狗!不行,我现在就联系纪检委的老战友,查他最近的银行流水、资产变动,肯定能找出他受贿的证据!”
“别急,硬来反而容易打草惊蛇。”高小凤伸手按住他的胳膊,眼神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王副局长这次的借口选得很刁钻——‘国内资金紧张’‘优先服务国内’,这些话听起来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要是我们直接举报他,他反而会倒打一耙,联合一些反对国际合作的官员,在媒体上造势,说我们‘为了海外项目不顾国内发展’,到时候不仅贷款审批会彻底卡住,连北极项目的舆论环境都会受影响。我们得先拆了他的‘借口盾’,再亮他的‘贪腐剑’,一步一步来,才能让他彻底翻不了身。”
她转头看向钟小艾,两人眼神交汇的瞬间,便已达成默契——钟小艾长期在发改委工作,熟悉内部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流程,最适合出面破掉王副局长的“资金借口”;而祁同伟擅长纪检监察,负责收集王副局长的贪腐证据;她则居中协调,找机会引王副局长露出马脚。
钟小艾立刻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平板电脑,调出早已准备好的《北极项目收益测算报告》,拨通了发改委分管资源工作的李副主任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她没有直接提王副局长发难的事,而是先从北极项目的实际收益切入:“李主任,跟您汇报一下北极项目的最新进展——目前我们通过‘低干扰开发技术’已开采稀土500吨、锂300吨,产品纯度达到99.99%,欧洲的宝马、大众两家车企已经跟我们签订了10亿美元的长期供货协议,这些订单能带动国内30多家上游材料企业的生产,光就业岗位就新增了2000多个;另外,挪威和冰岛政府为了感谢我们的技术支持,还承诺将斯瓦尔巴群岛未来5年的稀土开采优先权交给同凤,这意味着我们能以低于国际市场20%的价格获取资源,反哺国内新能源产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