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的讨论正酣,木门被轻轻推开的声响悄然打断了节奏——技术总监陈工抱着一台银色笔记本电脑快步走进来,深蓝色工装外套的袖口还沾着些许泥土,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顺着鬓角滑落,显然是刚从地质实验室赶来。他脸上却不见丝毫疲惫,反而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一开口声音都带着些微颤抖:“各位,有个紧急却天大的好消息!巴西帕卡赖马山脉的第三轮地质勘探数据,刚从里约热内卢的实验室传回来,咱们之前最揪心的花岗岩层硬度问题,出了突破性进展!”
话音落下的瞬间,原本分散讨论的众人纷纷抬头,目光齐刷刷地聚在陈工身上。他快步走到大屏幕前,指尖利落地将电脑连接线插进接口,键盘敲击声密集响起,不过十几秒,一幅立体的帕卡赖马山脉地质模型便在屏幕上缓缓展开。模型里,不同颜色的图层清晰勾勒出岩层分布:深灰色的花岗岩层如坚固的铠甲横亘在中层,黄褐色的砂岩层铺陈在上方,最下方还新标注出一片浅棕色的黏土矿层,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大家看这里。”陈工拿起激光笔,红色光点精准落在深灰色区域,“之前咱们依据初步勘探数据估算,这层花岗岩的莫氏硬度能达到7.5,这个硬度意味着什么?咱们现有的微创钻井设备根本啃不动,必须额外定制碳化钨高强度钻头,单支钻头成本就得增加8万元,而且设备的扭矩参数得全部重新调试,光调试周期就得一个月。但最新的实验室数据显示,它的实际硬度只有6.5,比预估整整低了15%!”
这个数字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陈工趁热打铁,继续解释:“这15%的硬度差,对咱们项目来说就是‘降本提速’的关键。咱们现有的金刚石复合钻头完全能应对6.5的硬度,不用再花几百万定制新钻头,单台设备的采购成本直接降低30%;扭矩参数不用改,设备调试周期能缩短20天。更重要的是,钻头的磨损率会大幅下降——原本每钻500米就得更换一次钻头,现在能延长到800米,钻井效率直接提升20%,明年年初的开工计划绝不会受影响,咱们不用再为工期焦虑了!”
他稍作停顿,激光笔随即移向模型最下方的浅棕色区域,眼里的光芒更盛:“还有个更大的惊喜在这儿——在花岗岩层下方,我们发现了一层厚度约2米的黏土矿层,它的分布范围刚好覆盖咱们规划的矿废水处理池区域!这层黏土的塑性指数特别高,晒干后致密性极强,渗透率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简直是天然的防渗层!之前咱们还在反复测算,要做三层HDPE防渗膜加膨润土防水毯的复合防渗结构,光这部分的建设成本就得2000万,后期还得每月检查防渗膜是否破损,维护工作量极大。现在有了这层天然黏土,咱们只需要在表面铺一层HDPE膜就行,建设成本直接省一半,后期维护的工作量能减少60%,生态风险也跟着降低了。”
高小凤站起身,缓步走到屏幕前,目光紧紧锁在那片浅棕色黏土矿层上。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立刻露出喜色,反而带着一丝严谨的审视:“陈工,这层黏土的防渗性能有没有经过权威检测?不能只看咱们自己的初步数据就下结论。要是渗透系数不达标,后期矿废水渗进地下,不仅会污染周边的地下水,还会顺着地下径流流进亚马逊支流,咱们对巴西政府承诺的‘零污染’就成了空话,‘中国方案’的口碑也会受影响。”
“高总,您的顾虑我们早就想到了!”陈工立刻点开电脑里的一份PDF文件,屏幕上随即出现瑞士SGS实验室的蓝色认证标志,“我们拿到黏土样本后,第一时间就寄去了SGS巴西分公司的实验室,前后做了三次平行渗透试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试验结果显示,它的渗透系数只有1×10??厘米/秒,而咱们国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要求的是不高于1×10??厘米/秒,它比国家标准还低一个数量级,完全能满足防渗要求。”他又调出一份修改后的开采方案图纸,“而且我已经让地质团队根据这个新发现调整了钻井位置,把原本分散的20个钻井点,往黏土矿层集中的区域挪了约300米。这样一来,既能借助天然防渗层进一步降低环保风险,又能让钻井区域更集中,后期矿石运输路线能缩短1.5公里,运输成本还能再降5%,一举两得。”
就在这时,高小琴放在桌角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卡洛斯(巴西矿业部)”的名字格外醒目。她扫了一眼来电显示,嘴角扬起笑意,对众人说:“说曹操,曹操到,是巴西矿业部的卡洛斯部长,估计是等不及要听勘探结果了。”她按下免提键,卡洛斯略带葡萄牙语口音的英语立刻透过扬声器传来,语气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亲爱的高,我要告诉你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刚才当地社区的五位居民代表专程来到矿业部,他们说通过当地新闻了解到咱们的示范基地项目,不仅主动提出要成立‘项目监督委员会’,还希望能参与到生态监测中——他们要派居民代表跟着咱们的技术人员一起测水质、查植被长势,甚至提出愿意提供自家的闲置土地,支持咱们建设技术培训中心。他们只有一个请求:希望社区里的年轻人能优先进入培训中心学习,将来能在示范基地找到稳定的工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