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湖的夕阳将湖面染成一片金红,粼粼波光随着水波荡漾,与高小凤胸前的“淡水守护勋章”相互映衬——这枚由五大湖水晶打造的信物,折射出澄澈的光泽,与“冰川守护勋章”“江河守护勋章”等二十件来自不同大陆的信物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像是地球各角落的守护之声在共鸣。她望着渔民汤姆满载而归的渔船,渔网里的鲑鱼银光闪闪,孩子们在沙滩上追逐嬉戏的笑声随风传来,带着纯真的喜悦,可口袋里的卫星电话却在此刻突然震动,打破了这份宁静——屏幕上跳动的极地蓝标识格外醒目,那是来自联盟南极科考站的最高级别警报。
“高女士,南极思韦茨冰川出现加速崩解迹象,情况危急!”科考站站长陈教授的声音透过卫星电话传来,带着极地风暴特有的杂音,背景里能清晰听到冰层断裂的“咔嚓”声,尖锐而刺耳,“我们通过冰雷达和卫星遥感监测发现,冰川底部的融化速度比去年加快了3倍,过去一个月内,已连续崩解出3块总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的巨型冰山,最大的一块面积相当于70个纽约中央公园;更严重的是,冰川边缘的冰架出现了一条长20公里、宽1.5公里的巨型裂缝,裂缝深度已超过500米,且仍在以每天10米的速度扩张。若这种趋势继续恶化,思韦茨冰川可能在百年内彻底崩解,届时将引发全球海平面上升1米的连锁反应,沿海城市、岛屿国家都将面临被淹没的风险!”
陈教授的声音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同时,南极半岛的阿德雷企鹅栖息地因冰面融化,已被迫向内陆迁移了15公里,原本开阔的冰面变成了破碎的浮冰,企鹅们需要长途跋涉才能找到觅食地。我们监测到,今年幼企鹅的存活率不足40%,是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很多刚破壳的幼企鹅还没学会游泳和觅食,就因冰面融化坠入海中,或是在迁徙途中体力不支而夭折。”
高小凤的指尖下意识摩挲着胸前的“南极之芯”徽章,冰凉的冰晶触感瞬间勾起她对南极冰原的深刻记忆:去年考察时,她曾在思韦茨冰川旁看到成群的阿德雷企鹅,成年企鹅摇摇摆摆地驮着小鱼,喂给嗷嗷待哺的幼崽,冰面上满是叽叽喳喳的叫声,热闹而温馨;科考站旁的冰芯实验室里,老科学家张爷爷还小心翼翼地展示过从冰川中提取的百万年冰芯,冰芯里的气泡清晰可见,张爷爷当时笑着说:“这可是地球气候的‘活化石’,里面藏着百万年来的气候密码,能帮我们读懂地球的过去与未来。”可如今,这些珍贵的景象、这些承载着地球记忆的冰芯,都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逐渐消失,让她心头阵阵发紧。
“陈教授,立即启动‘南极冰川守护’应急预案,刻不容缓!”高小凤的声音坚定有力,没有丝毫犹豫,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责任,“第一,调派联盟极地科考核心团队,携带最先进的冰盖监测设备、阿德雷企鹅保护围栏、耐寒帐篷和高热量应急物资,72小时内必须抵达南极科考站;抵达后,立刻在思韦茨冰川关键区域布设20套高精度冰震监测仪和10套冰下温度传感器,实时追踪冰川崩解动态和冰下融化情况,数据同步共享给全球气候研究机构;第二,你现在就联系联合国气候署和南极条约协商国,发起紧急视频会议,共享冰川融化的最新数据和监测报告,推动多国联合制定《南极生态保护补充公约》,严格限制南极旅游开发规模和科考活动对冰原的干扰,禁止一切可能破坏冰盖稳定性的行为;第三,在阿德雷企鹅新栖息地周边搭建10公里长的防护围栏,防止海豹、虎鲸等天敌侵扰,同时协调联盟的海洋生物专家,评估南极磷虾的资源量,适量投放人工培育的磷虾饲料,保障企鹅的食物供应,减少因觅食困难导致的死亡;第四,联合全球顶尖的材料实验室,紧急调运特制的环保保温剂,利用无人机向冰川底部和裂缝区域精准喷洒,减缓冰盖融化速度,为长期治理方案的制定争取时间!”
挂断电话,高小凤立刻找到正在密歇根湖生态监测站查看数据的美国环保署署长,简要说明南极的紧急情况:“署长先生,五大湖的生态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续的跨境监测和绿色工业转型计划,就拜托你和加拿大环境部的同仁了。南极冰川的崩解关系到全球人类的未来,我必须马上出发。”署长虽有不舍,却也深知事情的严重性,用力点头:“高女士,你放心去吧,五大湖的守护工作我们会继续推进,也盼着你们能成功守护南极冰原。”
登上前往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港的专机时,密歇根湖的夜色已深,星星在天空中闪烁。飞机穿越美洲大陆、飞越德雷克海峡时,高小凤在机舱内反复翻看思韦茨冰川的监测资料和历史数据:这座位于南极西部冰盖的冰川,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被科学家称为“末日冰川”,因为它是南极冰盖中最不稳定的部分,一旦彻底崩解,不仅会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带动周边更多冰川融化。而阿德雷企鹅作为南极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它们的生存危机,正是地球生态系统发出的紧急预警信号,提醒人类必须立刻行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