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的烈日炙烤着大地,金黄的沙海在风的雕琢下,连绵成起伏的巨浪。高小凤与高小琴乘坐的专机降落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塔曼拉塞特机场时,驻阿尔及利亚使馆参赞陈浩已带着车队等候在停机坪。他穿着防晒外套,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语气急促:“高女士、高小姐,情况比预想的更严峻!图阿雷格部落的最后一片草场已经沙化,唯一的水源‘生命泉’水位下降到历史最低,只能勉强维持日常饮水,牲畜已经渴死了上千头;更紧急的是,BC国‘沙漠资源开发公司’趁火打劫,以‘提供水源’为诱饵,逼迫部落签署土地租赁协议,想在这里开采稀土矿,已经有3个小部落被迫迁徙,途中有老人和孩子中暑昏迷!”
高小凤的指尖摩挲着胸前的“沙漠焕新勋章”,沙粒般的质感让她想起鲁卜哈利沙漠的治理历程。她望向车窗外无边无际的沙海,远处的图阿雷格部落帐篷像散落的黑石,心中沉甸甸的:“稀土矿开采会彻底破坏沙漠生态,一旦地下水被污染,部落就真的无家可归了。我们必须先保住水源,再粉碎BC国的阴谋,最后帮部落建立可持续产业,实现生态与富裕的双赢。”
车队行驶在沙丘之间,沿途随处可见枯死的骆驼骸骨和被遗弃的帐篷。抵达图阿雷格部落的核心聚居地时,族长伊德里斯正领着族人跪在“生命泉”边,用陶罐小心翼翼地接水。看到高小凤一行,他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微光,沙哑地说道:“我们已经三个月没见到像样的降雨了,BC国的人说,只要签字租地,就给我们建输水管道,可我们知道,他们只想挖光地下的资源,让我们彻底消失。”
高小凤蹲下身,抚摸着泉边干裂的土地:“族长,我们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第一,联盟会立即调运10辆移动净水车和500吨饮用水,解决眼前的饮水危机;第二,我们会派水文专家勘探地下水脉,重建储水设施,让‘生命泉’恢复水量;第三,联合使馆向阿尔及利亚政府提交抗议,制止BC国企业的非法行为,追回被强占的土地;第四,我们要在这里建‘光伏治沙+生态养殖’基地,让沙漠变成能生金的宝地。”
伊德里斯族长将信将疑,一旁的部落青年穆萨忍不住开口:“以前也有外国人来承诺过,最后都不了了之。你们真的能让沙漠变绿,让我们活下去吗?”高小琴掏出手机,播放鲁卜哈利沙漠的治理视频:“你看,那里曾经也是不毛之地,现在有光伏板发电,有绿洲种植,牧民都过上了稳定的生活。我们不仅要让你们活下去,还要让你们富起来。”
三天后,联盟的移动净水车和饮用水陆续抵达,水文专家在“生命泉”周边勘探到三条隐藏地下水脉,启动“沙漠寻水”工程,钻井队日夜施工,成功打出两口深井,水位稳定且水质清澈。当清甜的井水通过管道流进部落聚居地时,族人捧着水罐一饮而尽,孩子们在水流边欢呼跳跃,伊德里斯族长激动地将象征部落最高敬意的蓝头巾系在高小凤头上:“你们是真主派来的救星!”
然而,BC国企业并未善罢甘休。他们雇佣的武装分子深夜偷袭了钻井工地,破坏了两台钻井设备,还放言“再干涉就对部落动手”。高小凤当机立断,调派“绿盾分队”40名队员进驻聚居地,与部落青年组建“护沙卫队”,日夜巡逻;同时,陈浩联合阿尔及利亚安全部队,收集BC国企业非法勘探、雇佣武装的证据,向国际能源署提交投诉,最终迫使该企业撤离沙漠,冻结其在非洲的所有资产。
危机解除后,高小凤与高小琴立刻推进“沙漠重生计划”。联盟投资建设100兆瓦光伏电站,光伏板阵列不仅能发电,还能遮挡烈日,降低地表温度,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技术团队教族人种植耐旱的沙棘、沙枣和苜蓿,苜蓿作为牧草喂养牲畜,沙棘和沙枣加工成果干、果酱;同时,利用光伏电力发展沙漠生态养殖,养殖耐渴耐旱的骆驼和肉羊,建立“光伏-种植-养殖”循环产业。
建设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族人的不信任。穆萨一开始坚决反对:“沙漠里种不出庄稼,养不好牲畜,这都是白费力气!”高小凤没有辩解,而是带着他一起参与种植,亲手教他铺设滴灌管道、筛选种子。当第一茬苜蓿冒出嫩绿的新芽,当光伏板发的电点亮了部落的帐篷,当第一批肉羊出栏卖出好价钱时,穆萨彻底改变了态度,主动成为产业带头人,带着族人学习养殖技术。
半年后,撒哈拉沙漠的这片角落彻底变了模样:100兆瓦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为周边城镇和部落供电;光伏板下,沙棘林、苜蓿地连成一片绿色,羊群在草地上悠闲觅食;新建的加工厂里,族人正将沙棘加工成果酱,将驼毛制成地毯;“生命泉”周边建起了储水湖,湖边种满了防沙林,成为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