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港口的危机解除后,“外国丝绸之路”的法治护航体系愈发稳固,跨境物流船队日夜穿梭在绿色航道上,将各国特色产品运往全球。高小凤与高小琴刚结束对意大利港口的安全巡查,驻埃塞俄比亚使馆参赞王浩的紧急通讯就传来:“高女士、高小姐,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遭遇严重旱灾,连续半年无降雨,农田龟裂、牲畜渴死,30万民众面临饥荒;更棘手的是,当地贫困村落因缺乏生计,部分青年被BC国残余势力煽动,参与破坏‘外国丝绸之路’的跨境输电线路,试图索要救济物资。”
高小琴翻看着使馆传来的照片:干裂的土地上,禾苗早已枯死,村民们背着空水桶在干涸的河床旁排队,孩子们瘦得皮包骨头,眼神里满是绝望。“法治和安全是发展的基础,但如果民众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再完善的体系也难以长久。”她语气沉重,“我们不仅要护企、护法,更要扶贫,让‘外国丝绸之路’的红利真正惠及最贫困的群体。”
高小凤深以为然,指尖摩挲着胸前的“全球共富领袖奖章”:“共富之路,从来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群体掉队。我们发起‘丝路扶贫’计划,以奥罗米亚州为试点,打造‘生态扶贫+产业造血’的新模式——既解决当下的饥荒危机,又帮当地建立可持续的增收产业,从根源上消除贫困,切断极端势力的煽动土壤。”
48小时后,高小凤与高小琴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驻埃塞俄比亚使馆的协调下,她们带着首批救援物资——500吨粮食、300吨饮用水、100套移动净水设备,前往奥罗米亚州的贫困村落。车队行驶在崎岖的土路上,沿途随处可见逃荒的村民,他们衣衫褴褛,牵着瘦骨嶙峋的牲畜,眼神麻木地望着远方。
抵达最大的贫困村落奥莫村时,村长阿贝拉正领着村民在村口等候。他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双手紧紧握住高小凤的手:“感谢你们赶来,再晚一点,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就要撑不下去了。”村子里,土坯房破败不堪,孩子们围着救援物资,怯生生地不敢靠近,几位老人躺在树荫下,气息微弱。
“立即分发粮食和饮用水,启动移动净水设备!”高小凤一声令下,队员们和使馆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将袋装大米、面粉和瓶装水分发到每户村民手中;医疗队员为老人和孩子检查身体,发放药品。高小琴蹲在一个瘦得只剩骨架的小女孩身边,轻轻喂她喝着温热的米粥,眼眶通红:“我们一定会帮你们重建家园,让孩子们都能吃饱饭、上学堂。”
解决了眼前的饥荒危机后,高小凤与高小琴开始调研当地的自然条件。奥罗米亚州虽干旱,但光照充足,适合种植耐旱的鹰嘴豆、高粱和埃塞俄比亚咖啡;境内还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可通过修建小型水库储存雨水,发展灌溉农业。“贫困的根源是缺乏生计,我们要帮村民建立自己的产业,让他们靠双手赚钱养家。”高小凤与阿贝拉村长商议道。
“丝路扶贫”计划随即落地:联盟投资2亿美元,在奥罗米亚州建设3座小型水库、5条灌溉水渠,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派遣农业专家团队,教村民种植高产耐旱的鹰嘴豆、高粱品种,以及品质优良的埃塞俄比亚咖啡,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将咖啡加工成咖啡豆、咖啡粉,鹰嘴豆制成零食,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对接“外国丝绸之路”跨境电商平台,让当地农产品直接销往全球,去除中间环节,让村民拿到最大利润。
然而,扶贫之路并非一帆风顺。BC国残余势力暗中派人造谣,说“联盟的种子有问题,会让土地永久贫瘠”“加工厂会抢走村民的土地”,部分村民被煽动,拒绝种植新作物。高小凤没有强制推行,而是带着阿贝拉村长和村民代表,前往邻国肯尼亚的联盟扶贫示范点参观。看到那里的村民通过种植咖啡年收入翻了三倍,盖起了砖房、送孩子上了学,村民们的疑虑彻底打消了。
回到奥莫村,村民们主动清理土地,跟着农业专家学习种植技术。高小凤与高小琴也挽起袖子,和村民们一起翻地、播种、浇水。烈日下,她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却始终笑容满面。阿贝拉村长看着忙碌的身影,感慨道:“以前也有外国人来扶贫,只留下物资就走了,你们是真的想帮我们。”
为了让贫困青年有稳定收入,高小凤还推动成立“丝路扶贫工坊”,培训他们参与灌溉设施维护、农产品加工、电商运营等工作,每月发放固定工资。曾经被煽动参与破坏输电线路的青年穆卢盖塔,如今在工坊里负责咖啡烘焙,他握着高小凤的手说:“以前我以为破坏设施能拿到救济,现在才知道,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才能活得有尊严。”
一年后,奥罗米亚州焕然一新:三座小型水库蓄满了雨水,灌溉水渠蜿蜒穿梭在田间,绿油油的鹰嘴豆、高粱长势喜人,咖啡园里挂满了饱满的果实;农产品加工厂里机器轰鸣,村民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忙碌着,将加工好的产品打包发往全球;村里建起了学校和医院,孩子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老人能免费接受医疗服务;曾经破败的土坯房,变成了整齐的砖房,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