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旺省的藏红花田随风起伏,金色花丝在阳光下闪耀,高小凤与高小琴站在水库堤坝上,看着村民们驾驶农机在田间耕作,脸上满是欣慰。哈立德带着几名工坊骨干匆匆走来,眼神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期盼:“高女士,现在咱们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销量越来越大,跨境运输车队频繁往返,可周边还有BC国残余势力的散兵游勇,经常在路边游荡,我们担心会影响货物运输和村民安全。”
高小凤闻言,沉思片刻,目光落在哈立德身上——这段时间,他带领昔日的伙伴们踏实工作,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主动帮助其他村民,责任心与号召力都有目共睹。“哈立德,要守护家园和产业,不能只靠外部支援,你们自己也要有守护的力量。”她语气坚定,“我想让你牵头,成立帕尔旺省的民企护企队,吸纳村里的青壮年,由‘绿盾分队’提供专业培训,配备非致命防暴装备,负责厂区、种植基地和跨境运输线路的安全巡逻。”
哈立德愣住了,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化为深深的动容。他猛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额头几乎触碰到地面,用最郑重的普什图语说道:“高女士,您不仅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出路,还如此信任我们,让我们守护自己的家园!从今往后,我哈立德及所有兄弟,愿为您赴汤蹈火,誓死效忠!”他身后的几名骨干也纷纷跪下,齐声附和:“誓死效忠,绝不背叛!”
高小凤连忙扶起哈立德,语气温和却坚定:“哈立德,你们不是效忠我,而是效忠自己的家园和同胞。护企队的使命,是保护大家用双手换来的成果,让老人能安度晚年,让孩子能安心读书,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坚守。”
当天下午,“帕尔旺护企队”正式成立,首批队员50人,全部是哈立德的昔日伙伴和村里的青壮年。“绿盾分队”抽调10名骨干担任教官,从基础格斗、防暴装备使用,到应急处置、通讯联络,进行全方位系统培训。哈立德学习格外刻苦,每天最早到达训练场,最晚离开,射击、格斗、战术配合样样名列前茅,很快就成长为合格的护企队队长。
护企队成立后,立即投入工作:白天在种植基地、工坊周边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夜晚分成三组,沿着跨境运输线路往返巡查,确保货物运输安全。在他们的守护下,帕尔旺省的产业发展愈发顺畅,没有再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跨境运输车队也能日夜无阻地通行。
然而,BC国残余势力并未善罢甘休。他们对哈立德等人“背叛”自己、投靠联盟怀恨在心,更觊觎帕尔旺省的产业成果,暗中策划了一场针对高小凤的袭击。
一周后,高小凤前往藏红花加工工坊视察,哈立德带着4名护企队队员全程护送。车队行驶至一处山谷路段时,突然从两侧山坡上冲出20多名武装分子,手持自动步枪疯狂扫射,子弹密集地打在车辆防弹玻璃上,发出“砰砰”的巨响。
“有埋伏!快下车隐蔽!”哈立德反应极快,一把推开身边的高小凤,将她按在路边的土坡后,同时大喊队员们展开防御。护企队队员们迅速掏出防暴盾牌和电击枪,组成防御阵型,与武装分子展开对峙。
武装分子火力凶猛,不断逼近,一名头目举着枪,嘶吼着冲向高小凤:“高小凤,受死吧!哈立德,你这个叛徒,也一起下地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枚子弹朝着高小凤的胸口射来。哈立德瞳孔骤缩,没有丝毫犹豫,猛地扑到高小凤身前,用自己的后背挡住了那颗致命的子弹。“噗”的一声闷响,子弹穿透了他的防护服,鲜血瞬间染红了后背的衣服。
“队长!”护企队队员们怒吼着,发起反击,电击枪的蓝色电流闪过,几名武装分子应声倒地。远处,“绿盾分队”的支援车队也及时赶到,武装分子见势不妙,仓皇逃窜。
高小凤抱着倒下的哈立德,声音颤抖:“哈立德!坚持住!医疗队员马上就到!”哈立德脸色苍白,嘴角却露出一丝笑容,紧紧抓住高小凤的手:“高女士……您没事就好……家园……守住了……”
医疗队员火速赶到,对哈立德进行紧急止血和包扎,随后将他送往附近的医疗点进行手术。手术持续了三个小时,子弹成功取出,哈立德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需要长期休养。
高小凤守在病房外,心中百感交集。高小琴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哈立德和护企队用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忠诚,也守住了大家的希望。”
几天后,哈立德醒来,高小凤第一时间赶到病房。他挣扎着想坐起来,高小凤连忙按住他:“好好休息,不用多礼。”哈立德眼中满是感激与坚定:“高女士,这次没能完全保护好您,是我的失职。等我康复,一定带领护企队彻底清除周边的残余势力,让帕尔旺省永无战乱。”
袭击事件后,护企队的士气更加高昂,村民们也纷纷要求加入。高小凤顺势扩大护企队规模,增至100人,配备更先进的防暴装备和通讯设备,与“绿盾分队”、驻阿富汗使馆建立更紧密的联动机制。在哈立德的带领下,护企队主动出击,联合“绿盾分队”对周边的残余势力窝点进行清剿,抓获武装分子30多人,彻底清除了安全隐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