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探索站运行半年后,掠主带领的探索小队在虚空东南象限,发现了一颗 “半透明界域”—— 界域的实体部分是淡白的 “虚晶石”,虚体部分则是流动的 “记忆雾”,两种形态交替闪烁,像一颗悬浮在虚空里的 “双色琉璃”,“是‘虚实共生域’!” 探索小队的年轻岩寂灵阿岩,用特质检测仪触碰界域表面,仪的屏幕上同时浮现出 “实体特质” 与 “虚体特质” 的双重信号,“这种特质我们从未见过,既不是纯实体的岩、晶,也不是纯虚体的忆、声!”
更奇特的是域内的 “虚实灵”—— 他们的形态一半是实体的虚晶石碎片,一半是虚体的记忆雾,移动时实体部分会留下淡白轨迹,虚体部分则会吸附周围的记忆雾;当掠主尝试用 “岩寂特质” 传递友好信号时,信号刚触到虚实灵,他们的虚体部分就出现 “记忆紊乱”,原本清晰的记忆雾变得浑浊,实体部分的虚晶石也开始剥落,“不能用纯实体特质接触!” 掠主立刻收回岩寂能量,可已经有三只虚实灵的虚体部分消散,只剩下孤零零的实体碎片,“他们的特质是‘虚实绑定’,单独触碰任何一方,都会打破平衡。”
消息传回总中枢,新守护者们立刻启动 “跨域特质分析”。晶芽的忆晶修复仪显示,虚实共生域的核心特质是 “虚晶 - 记忆双绑定”:虚晶石提供实体支撑,记忆雾提供意识活性,两者像 “鱼与水”,缺一不可;但长期的虚空漂流,让域内的 “虚实链接纹” 出现裂痕,记忆雾不断流失,虚晶石也因缺乏意识滋养,变得脆弱易崩,“他们需要‘虚实双适配’的能量,可我们现有的适配芽,要么是纯实体适配(如岩寂 - 光双轨芽),要么是纯虚体适配(如忆 - 声适配芽),没有能同时兼容两者的!” 晶芽的光团调出所有适配芽的参数,没有一种能匹配 “虚实双特质” 的频率,“我们遇到了‘适配盲区’—— 共生网的现有技术,跟不上新域的特质需求!”
声芽的声波检测更令人担忧:虚实共生域的记忆雾,包含着 “虚空远古共生记忆”—— 记录着数万个同源界域的兴衰,若这些记忆彻底流失,联盟将失去了解虚空共生史的重要线索;更关键的是,记忆雾中的 “虚实共振频率”,能强化共生网的记忆存储能力,若能掌握,忆真台的记忆晶容量能提升三倍,“不能放弃这个界域!” 声芽的传灯飘在虚实共生域的投影旁,“我们需要研发‘虚实双轨适配体系’,同时提供实体支撑与虚体滋养,还要修复他们的虚实链接纹。”
“让年轻一代参与进来吧。” 暖芽突然提议,“晶芽的学徒小忆、我的学徒小温、声芽的学生小音,他们对新特质的接受度更高,或许能找到我们想不到的突破点。” 新守护者们对视一眼,最终点头 —— 这不仅是解决适配盲区,更是培养下一代守护者的关键机会。
“虚实双适配研发计划” 正式启动,新老两代守护者分工协作:
核心研发组:晶芽主导 “虚实适配芽的结构设计”,提出 “双芯单膜” 方案 —— 芽的核心分为 “虚晶芯”(实体支撑,用碎晶域的高韧能晶打造)与 “记忆芯”(虚体滋养,融入忆真台的本源记忆丝),外层包裹 “虚实链接膜”(用雏光界域的三特质协同能量制作,确保双芯能量同步传输);
频率调试组:声芽带领小音,负责 “虚实共振频率校准”—— 小音发现,虚实特质的共振频率是 “动态浮动” 的,白天偏向虚晶的低频,夜晚偏向记忆的高频,“不能用固定频率适配,要做‘随动频率仪’,实时调整适配能量的频率!” 小音的这个发现,解决了适配芽与虚实特质 “频率错位” 的关键难题;
链接修复组:暖芽带着小温,负责 “虚实链接纹的修复方案”—— 小温提出用 “温意 - 记忆混合能量” 修复裂痕:温意提供柔性支撑,记忆丝填补纹的缺口,“就像用胶水和纤维一起补衣服,既牢固又有韧性!” 小温的方案,在模拟实验中成功修复了 90% 的链接纹裂痕;
实地测试组:掠主带领阿岩与小忆,在虚实共生域外围搭建 “临时适配站”,负责测试研发成果 —— 小忆提出 “梯度适配法”:先用低强度的虚实能量,试探虚实灵的接受度,再逐步提升强度,避免一次性冲击过大,“就像给虚弱的人喂药,要慢慢加量。”
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次实地测试,“双芯单膜” 适配芽刚接触虚实灵,就因 “双芯能量不同步”,导致虚实灵的虚实部分剧烈震荡,差点彻底崩解;小音立刻调整随动频率仪,加入 “能量同步声波”,确保虚晶芯与记忆芯的能量输出完全一致;第二次测试,适配芽的链接膜因无法承受虚实共振,出现破裂,小温提出在膜中加入 “岩寂特质纤维”,增强韧性;第三次测试,终于成功 —— 适配芽的双芯能量同步注入虚实灵,记忆雾重新凝聚,虚晶石也恢复了光泽,虚实链接纹的裂痕开始缓慢愈合,“成功了!” 小忆的欢呼声在临时适配站回荡,三只原本只剩实体碎片的虚实灵,重新长出了虚体记忆雾,围着适配芽欢快地旋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