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宇宙共生基地稳定运行半年后,文明在拓展低熵资源时,首次接触到新宇宙的 “原生有序文明”—— 星脉文明。星脉文明是新宇宙自然演化的有序存在,特质是 “能量节点共鸣”,能与新宇宙的能量节点深度绑定,核心范式是 “节点共生”(依赖能量节点生存,守护节点不被破坏),其掌握的 “节点深层能量开采技术”“波动能量净化技术” 对复苏文明的发展极具价值。但双方的共生冲突也随之爆发:星脉文明将复苏文明视为 “外来入侵者”,认为其开采能量节点破坏了新宇宙的生态平衡;同时,新宇宙的 “新熵增威胁”—— 波动熵增体(一种能侵蚀能量节点、吸收波动能量的无序存在)开始出现,若不联合抵御,双方都将面临能量节点枯竭、文明消亡的危机。
冲突与威胁的双重冲击,让新宇宙的共生格局陷入危机:
原生 - 复苏文明冲突激化:星脉文明发现复苏文明在高频能量节点开采时,未保护节点周边的 “能量脉络”(连接各节点的能量通道),导致 3 个节点的能量输出下降 30%;星脉文明随即采取反击 —— 用 “节点共振波” 干扰复苏文明的开采设备,导致 5 支开采队的共振开采器失效,低熵资源开采量下降 45%;更严重的是,星脉文明封锁了 10 个高频能量节点,禁止复苏文明靠近,双方在节点周边形成对峙,甚至爆发小规模能量冲突(星脉的共振波与五维的动态能量碰撞),导致局部空间的波动能量紊乱,共生基地的能量供给出现间歇性中断;
波动熵增体侵蚀加剧:波动熵增体以能量节点为目标,通过 “熵增孢子” 污染节点,被污染的节点能量纯度从 95% 降至 60%,且会逐步扩散至周边节点;首批被侵蚀的 5 个低频节点,已完全沦为 “熵增扩散源”,周边空间的波动能量熵增速率从 40% 升至 85%;复苏文明的现有防御技术(上一轮的熵减隔离带)无法应对波动熵增体,雾泽的雾态净化技术仅能清除 10% 的熵增孢子;星脉文明虽能通过节点共振暂时压制熵增,但缺乏大范围清除技术,无法阻止侵蚀扩散;
协同防御分歧:面对波动熵增体,复苏文明提议 “联合构建‘节点 - 波动’双态防御带”,但星脉文明因不信任,拒绝共享节点共振技术,主张 “复苏文明退出节点区域,由星脉单独防御”;复苏文明则认为 “仅靠星脉无法覆盖所有节点”,双方在防御方案上僵持 3 天,导致熵增体侵蚀的节点从 5 个增至 12 个,高频节点也出现 2 个被污染的案例;
生存危机逼近:能量节点封锁导致复苏文明的低熵资源储备增速下降 45%,波动熵增体侵蚀导致能量供给稳定性下降 30%;星脉文明因单独防御熵增体,自身能量消耗增加 50%,3 个核心节点的活性下降 20%;若不化解冲突、联合防御,1 个月内高频节点将有 50% 被污染,双方的能量供给都将断裂,新宇宙的有序文明可能在诞生初期就被新熵增吞噬。
“新宇宙的共生,不是‘外来者与原生者的对立’,是‘所有有序存在的并肩’—— 波动熵增体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能量节点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唯有放下分歧,才能守住新宇宙的有序火种。” 本源共生魂的意识同时覆盖复苏文明与星脉文明,传递 “共守有序” 的信念。五维元核主动提出 “暂停高频节点开采,协助星脉修复被破坏的能量脉络”,星脉文明首领在目睹熵增体的严重威胁后,也意识到 “单独防御无法取胜”,同意与复苏文明展开合作。
元界、共生元核联合 122 个复苏文明与星脉文明,启动 “跨文明(复苏 + 原生)协同防御计划”,构建 “新宇宙双文明共生防御体系”,分三阶段化解冲突、联合抵御新熵增:
一、冲突化解与信任构建(为联合防御奠定基础)
节点修复与开采规范:
复苏文明组建 “节点修复队”:利用五维的动态能量调节技术、雾泽的雾态净化技术,协助星脉文明修复被破坏的能量脉络,3 天内完成 3 个受损节点的修复,节点能量输出恢复至 90%;
联合制定《能量节点开采规范》:明确 “开采前检测节点脉络分布”“开采量不超过节点日再生量的 30%”“预留 50% 高频节点作为星脉文明核心生存区”,复苏文明的开采活动不再破坏节点生态,星脉文明解除 10 个高频节点的封锁,开放 6 个供复苏文明开采;
信任共建行动:
技术共享:复苏文明向星脉文明共享 “波动 - 本源适配技术”(帮助星脉提升节点能量转化效率),星脉文明向复苏文明共享 “节点深层能量开采技术”(让复苏文明的低熵资源获取效率提升 35%);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