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整个灵睦镇都动员了起来。李二狗带着几百个青壮年村民,扛着木头和茅草,往后山的空地上搭建安置棚。他们分成小组,有的搭建棚子,有的平整土地,有的挖掘厕所和水井,虽然天气寒冷,却干得热火朝天。
陈老三则带着人,仔细清点谷仓里的粮食,按照陆承宇的计划,分成三份,分别装在不同的谷仓里,贴上标签,派专人看守。“咱们的粮食虽然够吃,但要省着点用,等灾民来了,还要组织他们开垦荒地,种上冬小麦和耐寒蔬菜,这样才能长久。”陈老三一边清点,一边对身边的村民说。
周先生则带着医馆的学徒,整理防疫草药和医疗器械,还在安置棚旁边搭建了临时医馆,准备好病床和草药,同时挑选了几个在流民中懂医术的人,提前培训防疫知识。“灾民们长途跋涉,肯定有不少人生病,咱们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能让疫病传播。”周先生一边整理草药,一边叮嘱学徒。
林晚秋则组织妇人们,在集市的大暖棚里烙饼、熬粥,还把家里多余的衣物和棉被拿出来,清洗干净,准备送给灾民。“灾民们肯定又冷又饿,咱们多准备些热饭和厚衣服,让他们感受到灵睦镇的温暖。”林晚秋一边烙饼,一边对妇人们说。
各村的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衣物,有的主动去帮忙搭建安置棚,有的则去清理安置棚周围的环境,整个灵睦镇,都在为迎接灾民做准备。
几天后,安置棚终于搭建好了。一排排整齐的茅草棚,旁边挖好了水井和厕所,临时医馆和互助小课堂也准备好了。就在这时,府城的信使再次传来消息,说灾民已经到了灵睦镇附近,预计明天一早就会抵达。
陆承宇赶紧召集大家,做最后的部署:“李二狗,你带着人在路口迎接灾民,引导他们去安置棚,同时做好身份登记;陈老三,你带着人在安置棚分发粮食和衣物;周先生,你在临时医馆待命,给生病的灾民看病;林晚秋,你在互助小课堂准备好热饭和热水,接待灾民;大家一定要记住,对待灾民要友善,不能歧视他们,咱们是一家人。”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李二狗就带着人在路口等候。远远地,就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影,朝着灵睦镇的方向走来——灾民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背着破旧的包袱,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搀扶着老人,眼神里满是疲惫和绝望。
“大家别着急,跟我们来,我们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安置棚、热饭和热水!”李二狗大声喊着,带着灾民们往安置棚走去。
灾民们听到有热饭和热水,眼里泛起了希望的光芒,原本疲惫的脚步,也变得轻快了些。到了安置棚,陈老三带着人,给每个灾民分发粮食和衣物;林晚秋则在互助小课堂里,给灾民们端上热饭和热水;周先生则在临时医馆里,给生病的灾民看病、熬药。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接过热粥,激动地说:“谢谢你们!我们在蝗灾里失去了家园,以为活不下去了,没想到你们愿意收留我们,还给我们饭吃、衣服穿!”
陆承宇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不用客气,咱们都是百姓,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你们安心在这里住下,只要好好劳动,跟着我们一起种地、学习,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可安置灾民的过程,并不顺利。第一天晚上,就有几个灾民因为争抢粮食而打了起来;还有一些灾民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临时医馆里挤满了病人;更有甚者,趁着夜色,偷偷溜进灵睦镇的核心区域,想偷东西,被巡逻的村民抓了个正着。
消息传到陆承宇耳朵里时,他正在安置棚里查看灾民的情况。“这些问题,咱们早就预料到了,不用慌。”陆承宇沉声道,“李二狗,你加强巡逻,把争抢粮食和偷东西的灾民带到我这里来,咱们按规矩处理;周先生,你加派人手,照顾好生病的灾民,确保疫病不会传播;林晚秋,你组织互助小课堂,给灾民们讲灵睦镇的规矩和互助精神,让他们明白,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好好活下去。”
李二狗很快就把争抢粮食和偷东西的灾民带了过来。陆承宇没有责备他们,而是给他们端上热饭,轻声说:“我知道你们饿,也知道你们失去了家园,心里着急,但争抢和偷窃解决不了问题。咱们灵睦镇有规矩,只要你们好好劳动,遵守规矩,每天都能领到足够的粮食,以后还能分到土地和房屋,过上安稳的日子。要是你们继续违反规矩,不仅领不到粮食,还会被赶出灵睦镇。”
灾民们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纷纷表示以后会遵守规矩,好好劳动。
周先生则带着医馆的学徒,连夜给生病的灾民熬药、看病,还教灾民们注意卫生,喝烧开的水,吃煮熟的食物,避免水土不服。经过几天的努力,生病的灾民越来越少,安置棚里的秩序也渐渐稳定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