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后的石壁上,挂着幅巨大的《归源阵全图》,图上覆盖着层透明的云母片,云母片的纹路会随外界灵气变化,此刻正有一缕黑气在 “煞” 位附近游走 —— 那是血煞教的煞气在阵法中的投影。主位上坐着个白发老道,道袍上的太极图用金线与银线绣成,正在缓缓旋转,转动时会洒下细小的光粒,光粒落在地上,变成归源阵的基础符文。老道身前的案几是块天然的蛇纹石,石面上嵌着片还魂竹,叶子的脉络与案几的蛇纹交织成 “共生” 二字,案几上放着一把 “拂尘”,拂尘柄是竹制的,拂尘丝却是由蛇筋特制,既能施展清心咒,又能抵挡毒术,案几抽屉里藏着三百年前的信件,信纸是涤尘宗特有的竹纸,上面的字迹与青瑶祖母遗物中的笔迹隐隐相似,信旁放着一枚 “涤尘令”,令牌上的竹纹与青瑶长命锁上的纹路相契。
观后的禁地入口藏在茂密的竹林里,竹子的排列遵循归源阵的 “隐” 位,竹叶的影子在地上拼出 “禁” 字。竹林深处有座石亭,亭柱刻着 “非灵血混血者不得入内”,亭内石桌上的棋盘,黑白棋子分别是用巫族的灵血石与涤尘宗的竹玉制成,棋局正停留在 “和棋” 的瞬间。石亭的梁上悬着一把 “镇煞剑”,剑身上的纹路一半是巫族的灵血咒,一半是三派的清心诀,据说能镇压归源阵的 “煞” 位煞气。入口的石壁上刻着巨大的太极图,阴鱼眼嵌着块蛇纹玉,玉上的蛇吐着信子,指向巫族的灵血咒;阳鱼眼嵌着片还魂竹,竹片边缘泛着金光,与凌霄宗的剑气同源,玄机子的指尖点在阴阳鱼的交界处,石壁缓缓旋转,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口的石壁上,刻着行小字:“瑶儿归处,源阵之始”。
洞内的通道由青石铺成,每块青石都刻着不同的符文:左侧是巫族的灵血咒,咒文中的每个字都由细小的血珠组成,触之温热;右侧是三派的清心诀,笔画间嵌着金粉,反光时能照亮前路,两种符文在地面形成螺旋状的轨迹,像两股缠绕的灵脉。通道两侧的壁龛里,摆放着三百年前的遗物:一件涤尘宗的竹纹道袍,衣襟处绣着半朵双生花;半块青面教的蛇纹令牌,背面刻着 “护瑶” 二字;一本陈家的星图残页,上面用朱砂标注着无痕岛的位置;还有一块刻着 “瑶” 字的婴儿长命锁 —— 锁身的纹路,与青瑶的蛇纹玉佩完全吻合,锁芯里藏着一张极小的字条,写着 “母为巫族圣女,父乃涤尘竹君”。壁龛深处还放着一个 “储灵玉”,玉内封存着涤尘竹君的一缕灵力,与青瑶的灵血接触时会发出青光。
最深处的血誓碑由整块黑曜石制成,碑面的血书是用巫族圣女的灵血写成,字迹中混着淡淡的竹青色,那是涤尘宗灵力的痕迹,凑近细看,血书的笔画里还藏着细小的竹纤维。血书的末端,画着个完整的胎记图案,图案周围刻着归源阵的 “源” 位符文,符文间隙长着细小的苔藓,与青瑶锁骨处胎记上的纹路一模一样。血誓碑的基座是个石雕的双生花,花瓣一半刻着巫族图腾,一半刻着三派标志,花心处的凹槽,恰好能放下青瑶的蛇纹玉佩,凹槽底部嵌着一块 “聚灵晶”,能汇聚周围的灵气,激活血誓碑上的符文。
血煞的血河术如决堤的洪流,血色云雾翻涌着撞击太极锁灵阵的光晕。阵外的骷髅图腾突然活了过来,骨指指向银杏古树的根部,那里正是太极锁灵阵的 “根” 位 —— 三百年前玄机子的师父埋下的还魂竹籽,如今已与古树的根系缠成一体,是整个结界的灵力之源。
“他想挖断灵根!” 玄机子的拂尘猛地甩出,银丝在空中织成张巨网,将最先冲阵的血煞教徒罩住。教徒们在网中发出凄厉的惨叫,黑袍下的身体迅速干瘪,化作缕缕黑气被网眼吸收,“这是‘归元网’,能将煞气转化为阵眼的灵气,只是……” 他的鬓角渗出冷汗,网丝已有半数变成黑色,“我的灵力快撑不住了。”
青瑶望着血誓碑基座的双生花石雕,突然想起血球中那道将婴儿放入石棺的身影。她咬破舌尖,将灵血喷在石雕的花心处,蛇纹玉佩同时飞出,嵌在花心的凹槽里。刹那间,血誓碑发出刺目的红光,碑面的血书开始流动,像条活的灵脉,顺着地面的符文蔓延至银杏古树的根部。
古树的根须突然暴涨,破土而出的部分缠绕成道巨大的竹蛇虚影,蛇头高昂时喷出青绿色的灵光,与血河术的黑气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青瑶清晰地看见,灵光中混杂着无数细小的竹叶纹路,与涤尘宗的 “竹心诀” 灵力完全一致 —— 那是她从未修习过的功法,却在灵血的催动下自然而然地施展出来。
“是涤尘宗的‘万竹朝宗’!” 明澈又惊又喜,他的清心咒与竹蛇虚影产生共鸣,金光顺着根须注入古树,“你父亲的灵力藏在你的灵血里!” 他指尖掐诀,将自身道力渡给青瑶,“集中精神,让两种灵力在血誓碑汇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