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灵晶悬浮在石室中央,五颗光珠顺着晶体内的纹路流转,在地面投下五道交错的光轨。这些光轨与归元台的台阶边缘完美吻合,像李伯做豆腐脑时提前画在碗底的分羹线,指引着众人拾级而上。
“这归元台的台阶灵纹,和云阶、回廊的都不一样。” 明澈踏上第一级台阶时,剑穗第七瓣同心瓣突然亮起,他低头观察着石面上的纹路,“更规整,像是人为刻上去的。”
夜影的凶兽虚影紧随其后,黑金色煞气在台阶两侧织成屏障:“饕餮说这是‘人为阵’,和自然形成的空间禁制不同,每一步都藏着规矩。”
青瑶的《生煞地域志》在台阶上自动翻飞,补充道:“书上说归元台是上古修士为平衡生煞所造,就像李伯特意做的豆腐脑模子,要按固定的形状来。”
光粒顺着台阶的灵纹蔓延,在石面上织成道淡金色的防护层 —— 这层防护刚形成,台顶就射下道青灰色光刃,光刃撞在防护层上爆成细碎的光尘,散发出与风雨菇同源的灵韵。“傀儡在试探我们的生煞之力。” 明澈侧头对身后的夜影点头,“就像李伯煮豆浆时,总要用筷子搅搅看熟了没有。”
当第二道光刃袭来时,夜影的煞气与明澈的光粒在半空相撞,竟凝成颗旋转的太极光珠,光珠滚落台阶时,沿途的灵纹全部亮起,像串被点燃的灯盏。“这傀儡是生煞二力所化,” 他看着光珠融入台顶的永续阵,“就像用生豆浆和熟豆浆做的双皮奶,得用对应的力道才能打散。而且永续阵好像在吸收这些光珠,难道它需要生煞交融的力量?”
“很有可能。” 青瑶指着半空立体阵图中闪烁的节点,“永续阵的核心就是平衡,傀儡的攻击或许是在给它‘喂’灵韵,就像给磨盘添豆子,不添够量磨不出浆。”
明烬的还魂竹罐突然剧烈晃动,罐身映出的傀儡轮廓愈发清晰:那是个由青灰与紫金光粒组成的人形,左手握着柄风雨纹长剑,右手缠绕着霹雳菌的紫电,双脚踩着与寒暑草同源的红蓝光带。“它身上有三种灵韵!” 他举起罐子给众人看,“就像把三种口味的酱菜混在一个坛里,味道虽杂却各有各的劲。这永续阵难道需要这么多灵韵才能启动?”
念念的银蝶群在台阶上方组成光轮,光轮每转动一周,就有几只银蝶冲向台顶,翅膀上的晴雨鳞粉在傀儡身上爆成烟雾。“小骨说银蝶在‘尝’它的灵韵,” 她数着光轮里的银蝶,“就像李伯试菜时,总要先尝一小口才知道咸淡。永续阵会不会也在‘尝’我们的灵韵合不合适?”
白璃九条尾巴同时指向台顶的永续阵,狐火在掌心凝成个旋转的光团:“灵兽们说这傀儡的核心与永续阵相连,就像风筝的线拴在手里,只要切断线,风筝就飞不起来了。永续阵靠傀儡来筛选能靠近的人。” 光团撞上节点时,傀儡的动作果然僵硬了一瞬,身上的青灰色光粒黯淡了少许。
当众人走到第十级台阶时,台顶的傀儡突然双手合十。青灰与紫金光粒在它身前凝成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翻涌的灵纹,竟与云阶的空间褶皱属同源之力。“它要动用空间之力了!” 明澈将剑穗光粒注入夜影的煞气屏障,“就像李伯揉面时突然加力,面团会拧成更紧的疙瘩。这永续阵的力量比想象中强,空间之力都能调动。”
“毕竟是能平衡生煞的大阵。” 夜影的凶兽虚影低伏身体,“饕餮说上古大阵能引动天地之力,空间之力只是其中一种,就像李伯的大蒸笼,能同时蒸几十笼包子,火力自然要足。”
漩涡的吸力越来越强,明烬的还魂竹罐差点脱手飞去。他慌忙将罐子塞进怀里,却发现罐身映出的傀儡脚下,有块巴掌大的空白 —— 那里没有任何灵纹,只有片纯净的白光。“傀儡的脚下是空的!” 他指着空白处大喊,“就像李伯做的豆腐泡,看着鼓鼓的,其实里面是空的!这会不会是永续阵的设计漏洞?”
夜影的凶兽虚影突然纵身跃起,黑金色煞气在半空化作道利爪,直扑傀儡脚下的空白处。傀儡显然没料到这招,仓促间转身格挡,右手的紫电却打偏在永续阵的节点上,节点爆起的光粒反而灼伤了它的右臂。“找到了它的弱点!” 夜影落地时顺势翻滚,避开傀儡的长剑,“看来再厉害的阵也有破绽,就像没捏紧的包子,最容易从褶子松的地方破口。”
青瑶的《生煞地域志》突然飘向永续阵,书页在阵眼处展开,封面上的 “无事而为” 古篆与阵眼的光带产生共鸣。她对着明澈喊道:“用生煞二力同时注入古篆!这是启动永续阵的钥匙,就像李伯的钥匙只能开自家的锁!没想到永续阵的关键是‘无事而为’,和我们一路的感悟对上了。”
明澈与夜影对视一眼,同时将光粒与煞气注入古篆。奇妙的是,古篆突然化作道光柱直冲天际,光柱穿过傀儡的身体时,傀儡身上的光粒开始溃散,像被太阳晒化的冰雕。而永续阵的光带在光柱的牵引下,渐渐组成个完整的五瓣花形状,与聚灵晶内的光珠遥相呼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