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灵阁外的传承碑光芒渐敛时,明烬怀里的还魂竹罐突然射出道红光,在半空凝成幅动态的影像 —— 云雾山峰的轮廓正在缓缓旋转,峰顶的混沌气息中,隐约有个巨大的齿轮在转动,齿轮边缘的齿痕竟与永续阵的阵纹完全咬合。
“那齿轮在驱动整座岛!” 明烬举着罐子追逐影像,心里既兴奋又好奇,这漂浮的岛屿竟有如此精巧的构造,不知道还有多少秘密藏在里面,“你看它每转一圈,岛底的藤蔓就动一下,就像李伯磨豆浆的石磨,转起来才能出浆!”
夜影的凶兽虚影突然低伏身体,黑金色煞气在地面织成道警戒光网,它内心警惕万分,这混沌气息不简单,总觉得有什么危险在暗处窥伺,“饕餮说混沌气息里藏着‘生煞之根’,就像豆腐脑里没化开的石膏块,看着不起眼,却能定住整缸浆。”
明澈的剑穗第七瓣光轮突然加速旋转,青灰色光晕中浮现出串古老的符文,符文在空中组成句话:“混沌生两极,两极化四象。” 他握紧剑穗,心中若有所思,这初始灵韵带来的信息,似乎在一步步揭开生煞平衡的终极奥秘,“这是初始灵韵在解读混沌气息,就像李伯的秘方本,总要先写清最根本的法子。”
青瑶的《生煞地域志》残页在符文旁展开,古字与符文产生共鸣,自动补全了后半句:“四象归混沌,永续在此中。” 她指尖划过互补的文字,内心满是震撼,书上的记载竟与眼前的景象完美契合,原来混沌真的是生煞的源头,“书上说混沌是生煞的源头,就像做豆腐的黄豆,磨成浆能做豆腐脑,做成面能做豆干,本源都是一样的。”
念念的银蝶群突然躁动起来,二十只银蝶中,有五只翅膀开始泛出混沌色。她看着银蝶组成的箭头指向山峰,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小骨说的混沌灵韵会是什么样子呢,“小骨说这五只银蝶能感应混沌灵韵,它们翅膀的颜色越深,说明离源头越近,就像李伯的试味勺,能尝出豆浆熬到了几分熟。”
白璃九条尾巴同时缠绕上混沌色的银蝶,平衡火顺着尾尖注入蝶身,银蝶翅膀竟浮现出清晰的生煞纹路。它纵身跃向山道,心里暗自想着,一定要稳住这混沌灵韵,可不能出什么岔子,“灵兽们说用平衡火能稳住混沌灵韵,就像李伯煮豆浆时总用长勺搅,不让锅底结焦,得让生煞在混沌里慢慢转。”
通往山峰的山道比想象中陡峭,路面的青石板上刻满了与永续阵互补的纹路,每走一步,纹路就亮起一道,将众人的灵韵引向更和谐的状态。明澈观察着纹路的变化,内心感慨这设计的精妙,原来这条路也是在为他们后续的行程做准备,“这路在‘调’我们的灵韵,就像李伯磨豆浆前总要筛豆子,把坏的挑出去,留下好的才能磨出好浆。”
行至半山腰,道巨大的石门将山路阻断,石门上雕刻的太极图中,阴阳鱼眼分别嵌着颗青灰与紫金的晶石,正是并蒂花初始两瓣的颜色。夜影的凶兽虚影用煞气触碰紫金石眼,石眼亮起微弱的光,它心里清楚,这石门肯定没那么容易打开,生煞二力缺一不可,“饕餮说这是‘两极门’,缺一不可,就像李伯的卤水罐,总得有盖有底才好用。”
明澈将剑穗光粒注入青灰石眼,两色光芒在太极图中流转成圆,石门缓缓向两侧打开。门后突然涌出股浓郁的混沌气息,气息中浮现出无数模糊的影子 —— 有雷泽的紫电兽,有雾林的风雨精,还有冰火滩的冰晶怪,全是他们曾遇到过的生煞灵物。他心中一凛,这些影子虽然是演化出来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是混沌气息在演化过往的生煞灵物!” 明烬将还魂竹罐对准影子,心里有些发怵,这么多影子涌过来,不知道能不能应付得过来,“但这些影子没有实体,就像豆浆表面的泡沫,看着多,一舀就破。”
白璃的平衡火突然分成无数小火苗,每个火苗都精准地撞上影子的眉心。它看着影子在火中消散,心里松了口气,还好这些影子怕本源之火,不然还真不好办,“灵兽们说混沌演化的影子怕本源之火,就像泡沫怕热汤,一烫就没了。”
穿过石门后,山路两侧出现些奇特的植物 —— 树干是混沌色,左边的枝叶泛着生脉青灰,右边的枝叶缠着煞气紫金,却在顶端开出同一种白色的花。青瑶摘下片生脉叶,叶片在她掌心化作缕清气,内心惊叹不已,这混沌树竟能同时承载生煞之力,太神奇了,“这是‘混沌树’,书上说它能同时长出生煞枝叶,就像同一棵豆苗,既能结豆子,又能当菜吃。”
走到峰顶的刹那,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 那座巨大的齿轮果然在旋转,齿轮边缘咬合着永续阵的阵纹,中心则嵌着颗人头大小的混沌珠,珠内流动的气息时而化作生脉,时而化作煞气,最终又归为混沌。明烬看着这颗混沌珠,心里满是敬畏,这就是生煞之根吗,竟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像一锅永远在煮的豆浆,时而是清浆,时而是豆花,却始终是那锅东西(明烬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