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次周五晚间的“家庭会议”后,男团们对衫斯这个名字的敏感度提升到了最高级别。虽然表面上不再频繁盘问希流,但每次接她放学时,投向那个棕发眯眼男孩的目光,都带着不动声色的审视和评估。
希流自然也察觉到了哥哥们暗地里的关注。她并不觉得反感,反而理解这是出于关爱。同时,一个念头在她心中萌生——既然哥哥们对衫斯如此好奇,何不直接让他来家里做客?亲眼见见,总比凭空猜测要好。
(让衫斯来家里玩吧!这样哥哥们就能知道,他真的只是个有点特别的普通小朋友了!)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希流向衫斯发出了邀请。
“衫斯,周末要不要来我家玩?”希流用她清脆的童音问道,“我家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还有很多……嗯,很多哥哥。”
衫斯正懒洋洋地趴在桌上,闻言微微抬起头,眯成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微光,嘴角那抹惯有的、略带戏谑的弧度似乎加深了一点:“哦?传说中的‘哥哥们’吗?听起来……像是个有趣的观察机会。”
他的用词再次让希流心中一动,但她没有表露,只是开心地说:“那你就是答应啦?周六上午,我让守约哥哥去接我们!”
回到家,希流兴奋地宣布了这个消息。客厅里瞬间安静了几秒。
“他要来家里?!”李白第一个叫出声,表情复杂,像是既想看看这个“神秘小子”的庐山真面目,又担心引“狼”入室。
韩信眉头微蹙,没说话,但眼神锐利。
赵云沉稳地点点头:“也好,亲眼见见,总归更放心。”
诸葛亮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光:“嗯,是个收集第一手数据的好机会。”
守约则已经开始思考菜单:“那我得准备些小孩子爱吃的点心……”
表面上,大家都表现得如同欢迎希流的任何朋友一样热情。但暗地里,一场无声的“作战会议”已经召开。
“听着,”诸葛亮作为总指挥,开始部署,“周六所有人都在家,保持自然,但务必密切关注。”
“守约,你负责主要接待和准备饮食,借机近距离观察。”
“赵云,你在客厅活动,自然融入,注意他们的对话内容。”
“韩信,你在开放式书房那边,视野好,注意那个孩子的细微动作和表情。”
“李白……”诸葛亮顿了顿,“你……尽量正常发挥,别吓到客人,但也别太热情,免得被看出破绽。”
李白不满:“什么叫正常发挥?我本来就很正常好不好!”
玄策不知从哪里听到了风声,也嚷嚷着要来看热闹,被守约以“人多容易吓到小朋友”为由强行镇压了。
周六上午,守约准时将希流和衫斯从幼儿园接了回来。当衫斯踏进公寓大门时,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面对客厅里或坐或站、风格各异却同样出色的五位男性,他那总是眯着的眼睛,似乎也极轻微地睁大了一毫米。
(哇哦……这阵容。)即使是衫斯,内心也难免泛起一丝波澜。
“衫斯,欢迎你来玩。”守约系着围裙,脸上挂着最温和无害的笑容,第一个上前招呼,“我是守约,希流的哥哥。这些都是希流的哥哥,赵云、诸葛亮、韩信、李白。”他一一介绍。
衫斯礼貌地,用他那特有的、慢吞吞的语调回应:“你们好,我是衫斯。打扰了。”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没有丝毫怯场,那份镇定自若完全不像个四岁孩子。
(这小子,气场不弱啊。)赵云心中暗忖,面上却带着温和的笑意:“不用客气,希流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
李白按捺住好奇,尽量“正常”地挥了挥手:“嘿,小子,听说你挺聪明?”
衫斯眯眼笑了笑,语气依旧懒散:“哦?传言总是容易夸大其词……不过,谢谢夸奖?”
诸葛亮则拿着本书,坐在单人沙发上,仿佛只是恰巧在那里阅读,但目光却时不时地从书页上方扫过衫斯。韩信更是直接,就靠在书房与客厅交接处的门框上,双臂环抱,沉默地注视着。
希流浑然不觉(或者假装不觉)空气中那无形的紧张感,兴奋地拉着衫斯:“衫斯,快来看我的玩具!还有我的拼图!”
两个小家伙在地毯上坐下,开始玩了起来。男团们也各自“忙碌”起来。
守约在开放式厨房准备水果和果汁,耳朵却竖得老高,不放过任何一丝对话。
“这个齿轮应该放在这里。”衫斯指着希流手里的机械拼图。
“为什么呀?”
“杠杆原理和传动效率的问题,放在这里最省力,结构也最稳定。”衫斯用最平淡的语气说着超纲的知识。
守约切水果的手微微一顿。
赵云“恰好”坐到旁边的沙发上,拿起一份报纸,状似无意地问:“衫斯,平时在家里喜欢做什么?”
衫斯头也没抬,继续摆弄着一个鲁班锁:“mostly……观察,和思考。偶尔进行一些……低能耗的娱乐活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