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元会里新演化的地域,都相当完整,仿佛缩短了无数岁月的演化进程,直接达到了当前洪荒其他地域的水平……”
“灵气浓郁得凝结成雾……”
“规则、法则清晰可见,对在此诞生的生灵来说,是极大的助力……”
“新生灵的修为似乎更高了,本源也更加浑厚……”
“洪荒,正在朝更高的层次演化!”
五位夫人一路行来,观察了无数地域与生灵,也感受到其中流转的规则与法则,不由得纷纷感叹。
这个时代,确实在向更高层面迈进。
她们虽已至如此境界,一念可知万物,却并未这样做。
既然要游历,便亲身去走、亲眼去看。
这一路,她们走得很是愉悦。
苍冥则安静地充当坐骑,不敢插话,只默默载着他们在洪荒行走,这倒也不是难事。
冥寂让苍冥继续南下,从中央大陆转向南方大陆。
……
东昆仑,太清峰,洞府之中!
“咚!”
一道大道钟声响起,回荡天地,令众生心神为之一清。
三清的论道玄机此刻骤然停歇,他们徐徐睁开了双眼。
“大兄距离踏入第二重大道法则,应当不远了吧?”
元始含笑望向太上,出声询问。
三清相互论道,对彼此大道皆有感悟,自然能推测出太上如今大道法则的层次。
“不过三百元会内外罢了。”
太上淡然一笑,这般速度已然不慢。
毕竟他们不比五位娘娘,有道尊相助,进境神速——女娲娘娘即将迈入第四重,后土娘娘亦是如此,其余三位娘娘也都初入第三重。
这等速度,非他们所能企及。
无奈,她们的夫君乃是道尊,修行自然迅捷,这却是比不得的。
但除开这些,自己在洪荒五圣与伏羲之中,仍旧是最快的那一位,倒也还算不错。
三百元会对他们这等顶尖存在而言,不过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一次闭关,往往都不止这些岁月。
能在三百元会后晋升第二重,这速度已令人满意。
元始与通天对此不禁流露出羡慕之色。
他们虽已半只脚迈入第二重,但另一只脚要踏过去,所需时光却要漫长得多。
不过此番论道他们亦有不小进益,心中倒也知足。
虽比大兄可能晚上一两千元会,但于他们这般境界而言,这段时间实在不算什么。
“恭贺大兄!”
元始与通天齐声拱手。
太上面带笑意点头,这确是值得欣喜之事。
但欣喜之余,仍须言归正传。
“我等如今大道境界已趋稳定,离第二重亦不远,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太上神色一正,顿了顿,向元始与通天说道。
“大兄是指开山收徒之事?”
通天开口问道。
“正是。
吾等皆以立教为根基,既已至此境,开山收徒势在必行。
否则,立教便有名无实了。”
太上含笑而言。
拖延至今,时机已差不多,再拖下去亦非良策。
元始与通天皆点头认同。
此前因自身大道未稳,如今境界已固,进境亦不小,确是开山收徒的合适时机。
眼下洪荒平静,这些元会以来天地人三道并立完善,众生得益良多,不论旧有生灵、散修,或是新诞之灵,修为皆有长足进步。
此时开山收徒,时机恰好。
“便依大兄所言。”
两人相视一眼,齐声应允。
太上面容庄重,静默片刻后,缓缓开口:“我等三清虽已立教成圣,但三教教义各有不同。
若在同一处开山传道,非但无益,反会有损三教情谊,长远来看,更不是明智之举……”
元始与通天闻言,神色皆是一动:“大兄的意思是?”
太上平静说道:“一门三圣,本已遭天所忌,若是继续同在一处修行传道,绝非长久之计。
因此,各自分开设立道场,才是最适宜的选择。”
元始与通天默然不语。
他们心中都明白,三圣同源确实会引来天道忌惮,只是未曾料到这么快就要面对分别。
太上望向二人,继续说道:“我已推算出与我有缘的仙山所在,东昆仑,便不再久留。”
通天朗声笑道:“既然如此,东昆仑便留给二兄吧!”
元始微微点头。
尽管心中不舍,但对东昆仑他确实有所眷恋。
既然大兄与三弟相让,他也就不再推辞。
“多谢大兄,多谢三弟。”
元始拱手致意。
太上与通天皆颔首回应。
随后通天问道:“那收徒之期定在何时?”
太上沉吟道:“三千年后。
至于各教的教义、收徒规则与考验,便由你们自行决定。”
两人皆表示同意。
随后,太上与通天起身离开东昆仑,朝着各自感应的有缘道场而去。
太上落在中央大陆东方一处仙山,因主峰受金乌初照,昼光普照,遂命名为首阳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